-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广东省广州六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运用(29分)
1.(10分)默写古诗文。
(1)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5)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6)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2.(2分)如图是中国探月工程标志——“月亮之上”,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上有千种拥有,但有一种拥有最珍贵,你也许丝毫觉察不到这种拥有,感觉不到它的价值。随着悠悠岁月的流逝,无数个春夏秋冬的gēngdié,在你生命的某一天,当你mòránhuíshǒu时才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它不是地位,也不是金钱,而是guīlì的青春。世上有万般的失却,但有一种失却很无奈,它让你追悔莫及,以一生作代价。你纵有_______【原比喻言论正确,极有力量,影响深远。现多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也只能仰天长叹,顿足捶胸。它不是权势,也不是美貌,而是无价的青春。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词语(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gēngdié
②mòránhuíshǒu
③guīlì
(2)根据【】里的释义,填写一个合适的成语。
(3)根据阅读上述材料的体会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仿写句子。
例句:青春是一朵鲜花,她亭亭玉立,娇美动人。
仿句:
4.(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书房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中国人阅读的重要空间,汉代开始设立藏书阁,以收藏重要文书,形成皇家藏书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重视对典籍的整理、使得书房文化进一步系统化,唐代经济文化的快理发展,增加了图书数量,提高了图书质量,促进了书房的普及,明代造纸和印刷工艺的改进,使书籍进入千家万户,丰富了书房的藏书内容。
材料二:书房是否会对阅读产生影响?某购书平台对有书房用户和无书房用户进行调查,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下面是从中选取的两幅统计图。
(1)哪些因素推动了书房文化的发展?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每问限一条结论,每条不超过30字。
①比较图一中“有书房用户”和“无书房用户”的相关调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②总体上看,可以从图二中得出什么结论?
5.(3分)填空。
吴敬梓善用讽刺艺术塑造人物,在《儒林外史》中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了“喜极而疯”的、“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的、以及标榜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却拦劫别人家猪的。
6.(3分)《儒林外史》中的王冕的人生选择引起了同学们在网上的讨论,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甲:王冕这个人物清高孤傲,就算皇帝朱元璋征召他做大官,他依然选择隐居会稽山而终。
乙:可是他那么有才能,不做官太可惜了!时世不好,不是更需要每个人去尽力改变现状吗?
你的跟帖:我认为人物形象必须要放在整本书中进行分析,作者在开篇写王冕的人生选择,目的是为了
二、阅读(41分)
7.(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