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培训资料--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管理.ppt

培训资料--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管理

2内容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状况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管理-预防措施-防疫措施

3

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状况

4解放前我国急性传染病流行状况鼠疫1947-1948年东北及内蒙古东部鼠疫大流行,死亡达3万人。疟疾40年代每年至少有3,000万以上疟疾患者,病死率约为1%。麻疹建国前,仅城市麻疹年发病数已在200万左右,死亡数每年约为10万人。性病解放前,我国有性病病人1000万人以上。

5我国传染病防治的成绩法定传染病的年报揭发病率由七十年代初的7000/10万多,下降到目前的190/10万左右。少数传染病被消灭或根本控制,如消灭了天花、脊灰〔无脊灰状态〕,根本消除了丝虫病、麻风、新生儿破伤风。消灭天花比全世界提早16年零7个月。局部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等免疫可预防疾病发病降至很低水平,鼠疫、霍乱、流脑、乙脑、疟疾等也得到较好的控制。

6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的挑战

7

8

9

10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1988年上海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甲型肝炎爆发流行,33万人罹患。戊型肝炎1988年南疆发病11万人,死亡近千人。

11军团菌病1982年,在中国首次从1名肺炎患者痰液中别离到一株嗜肺军团菌,为血清6型相继从肺炎病人临床标本和环境标本中别离到菌株已经在中国发现有8起小规模爆发,发病人数为26-50人不等1994-1995年对某地282份肺部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说明,20%嗜肺军团菌特异性抗体阳性

12大肠杆菌O157:H7感染该病七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发现,经过牲畜出口传至日本,九十年代日本连续发生的爆发流行轰动了世界,我国12个省发现该病。1999至2000年,在中国东部局部地区,如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爆发流行。此次爆发流行,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流行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流行时间最长、发病原因最复杂的一次。

13国际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WHO总干事语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免受其害,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枕无忧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

14小结我国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SARS流行作为21世纪初人类与新发传染病的一次遭遇战。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任重而道远。

15

传染病、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复习〕

16传染病、传染病学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传染病学是研究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人体发生、开展、转归的原因与规律,以及不断研究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并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的一门临床学科。

17传染病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季节性地方性周期性有感染后免疫

18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其它宿主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开展的过程。只有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才能形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它不是一个纯生物学的现象,其过程经常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19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发育、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具体地说,包括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人作为传染源潜伏期临床病症期恢复期

20传染源〔续〕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以动物为主〔钩体、森脑、旋毛虫〕以人为主〔人型结核〕人畜并重〔血吸虫〕传染源与传染来源

21传染病谱冰山现象1+2表示临床医师的视野海平面1+2+3+4+5表示流行病学医师的视野1.医院报告病例2.医院漏报病例3.不就诊病例4.隐性感染者5.病原携带者.

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侵入下一位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病原体停留和转移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媒介和非生物媒介物〔如水、空气、食物、苍蝇、手、日常用品等〕。这种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媒介物,称为传播媒介或传播因素。

23传播途径〔续〕经空气传播经飞沫传播是指病人喷出的飞沫直接被他人吸入而引起感染。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如脑膜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百日咳杆菌等引起的疾病,常经此方式传播。经飞沫核传播吸入带病原体的飞沫核引起感染,称为飞沫核传播。白喉、结核等耐枯燥的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核传播。经尘埃传播病人排出较大飞沫落在地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