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明确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方向,能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瞬时速度方向,会在轨迹图中画出某点的速度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分解与合成的方法分析曲线运动,进一步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
知识点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分运动和合运动:
(1)如果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运动,那么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就是合运动,参与的几个运动就是分运动.
(2)物体的实际运动一定是合运动,实际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就是它的合位移、合速度、合加速度,而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是它的分位移、分速度、分加速度.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称为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称为运动的分解。两者互为逆运算。在对物体的实际运动进行分解时,要根据实际效果分解。
3、遵循的规律: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如果各分运动在同一直线上,需选取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的量取“+”号,与正方向反向的量取“”号,从而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2)两分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如图所示。
4、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等时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同时发生和结束,时间相同
等效性
各分运动的共同作用效果与合运动的效果相同
同体性
各分这动与合运动是同一物体的运动
独立性
各分运动之间互不相干,彼此独立,互不影响
5、合运动的性质与轨迹:由两个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
(1)根据加速度判定合运动的性质:若合加速度不变,则为匀变速运动;若合加速度(大小或方向)变化,则为非匀变速运动。
分运动
条件
合运动
矢量图
两个直线运动
a=0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a与v成θ角,θ≠0°且θ≠180°,θ是变化的
匀变速曲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0=0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v方向相同
匀变速直线运动
a、v方向不同
匀变速曲线运动
(2)合力(或合加速度)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力(或合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运动轨迹相切,合力(或合加速度)方向指向曲线的凹侧。
知识点二:小船过河问题
1、模型构建
(1)船实际的运动:船随水流的运动和船在静水中的运动的合运动。
(2)如图所示,v水表示水流速度,v静水表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静水沿平行于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则v水v静水cosθ为船实际沿水流方向的运动速度,v⊥=V静水sinθ为船在垂直于河岸方向的运动速度。两个方向的运动情况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2、小船过河问题的几种情况
(1)渡河时间最短问题:
若要渡河时间最短,由于水流速度始终沿河道方向,不可能提供指向河对岸的分速度.因此只要使船头垂直于河岸航行即可.由图可知,此时t短=eq\f(d,v船),船渡河的位移s=eq\f(d,sinθ),位移方向满足tanθ=eq\f(v船,v水).
(2)渡河位移最小问题
①当v水<v静水时,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d。如图所示,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河的宽度d,这时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此时,v水v静水cosθ=0,即,渡河时间。
②当v水>v静水时,如果船头方向(即v静水方向)与合速度方向垂直,渡河位移最小,如图所示,渡河位移最小为。
知识点三:速度分解
速度分解方法
(1)分解速度v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但任意分解后能否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以在解答实际问题时应按需要进行分解,常用的分解思路是按物体的实际运动效果分解,即分解实际速度,依据运动效果确定两个分速度的方向。
(2)正确的速度分解必须明确两个问题:
①确认合速度,合速度是物体的实际速度。
②确定合速度的实际运动效果,从而确定分速度的方向
速度关联问题
(1)关联速度:不同运动物体间有绳、杆连接时,两个端点连接的物体的速度通常是不同的,但两端点的速度是有联系的,我们称为“关联速度”。
(2)思路与方法:解决“关联速度”问题的关键有两点:
①物体的实际速度是合速度;
②沿杆或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3)分析步骤:
①先确定合运动的方向(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然后分析这个合运动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一是使绳或杆伸缩的效果,二是使绳或杆转动的效果);
②确定两个分速度的方向(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和垂直于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
③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合速度分解,画出速度分解图
④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未知速度的大小。
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下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docx
- 212大气的垂直分层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docx
- 1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练习-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docx
- Unit1Lesson1OpeningPageSectionA1a–1dPronunciation3教学设计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32观察云和雨(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下册湘科版(1).docx
- 第九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8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docx
-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初中生命安全班会设计.docx
- 题型突破02选择题解题技巧之反证归谬法实例验证法逆向思维法.docx
-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原卷版).docx
- 31对称分层作业答案-数学二年级下册(北京版).docx
最近下载
- GB 50373-2019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docx
- 钱钟书《吃饭》课件.pptx VIP
- 肝功能异常解析课件.ppt VIP
- 赞美女员工的文章.doc VIP
- 哈弗-哈弗H6-产品使用说明书-哈弗H6 1.5T自动两驱精英型-CC6460RM07-哈弗H6(升级版)-使用说明书-中文-01-16.01-01M.pdf
- 财务管理专业研究生复试面试个人简历模板单页Word.docx
- 国际潘通色卡电子版(PMS+COLOUR+CHART)最新版-免费下载.pdf
- 省英语优质课Melting-ice教学课件.pptx
- 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OpenCV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docx
- 二次根式测试题附.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