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每月心得2-对《温病条辨》中透邪的理解
起止时间:2022年04月01日至2022年04月30日
继承人姓名
**
指导老师姓名
**
本月跟师临证(实践)主要病种(内容)
对《温病条辨》中透邪的理解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不少于1000字。可附页)
《温病条辨》中以透邪为治则的治法应用,揭示书中透邪的含意已不仅仅局限于透发郁于卫表的温热病邪,而是一种因势利导使内郁之温热病邪由深出浅,由里向外透达的治疗大法。透邪的目的是使邪热向上向外透达而不至于内陷,透邪是防其内陷的手段。
《温病条辨》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基于此,吴氏在治疗上焦温病时尤重宣肺透邪,如其常使用的辛凉轻清之品,即可起宣透肺卫郁热之功。值得指出的是,吴氏在治疗暑温、湿温等中焦温病时也重宣肺透邪,可谓其独到经验。如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也”;三香汤“用蒌皮、桔梗、枳壳微苦微辛开上”,乃“邪从上焦来,还使上焦去法也”;三石汤“此微苦辛寒兼芳法也”,“虽云三焦,以手太阴一经为要领,气化则暑湿俱化”;杏仁滑石汤以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气,由肺而达膀胱以利湿;杏仁石膏汤以杏仁、石膏开上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
《温病条辨·治病法论》云:“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吴氏在使用透邪法治疗上焦温病时,用药非常注意选择轻清芳香流动之品,如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竹叶、薄荷、淡豆豉、荷叶、香薷等,以轻透上焦之邪。此外,在药量、煎煮等方面也处处体现其“轻透”思想,如桑菊饮取味薄质轻之品,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恐病轻药重,故另立轻剂方”;银翘散“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玉女煎“去牛膝者,牛膝趋下,不合太阴证之用”,清营汤“去黄连者,不欲其深入也”。其他许多方剂也均有类似论述,皆取上焦用轻之意。
温热病邪人里,郁于气分,邪正相争,里热蒸腾,症见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等,治以清气泄热、透邪外达,故称之为清热透邪法。正如《温病条辨》所言“恶热,邪欲出而束遂也。温热之邪初入气分,犹有外透之势,热未伤津,黄苔不甚厚而滑,犹可清热透表,此时切忌使用苦寒之剂,否则药过病所,必然造成邪伏不解。既使邪全入气分,若无结实,仍可清透,使温热病邪从表而解。方用辛凉之重剂白虎汤,吴鞠通认为“白虎率为达热出表,可清泄气分郁热,透邪外达。方中重用石膏辛甘大寒,既可解肌热透邪外出,又可生津止渴,制阳明之热,而重在谤泄肺胃、除烦,可谓一举三得;辅以知母性味苦寒,但质润,清热养阴。与石膏主辅相伍;还有粳米、甘草和胃护津,以缓石膏、知母苦寒重降之性,防寒凉伤中之弊。
温热病邪在气分不得透解,则向血分进一步发展。邪在营分,症见舌质红绛而干、脉细数或寸脉大、渴不甚,邪扰心营则心烦躁扰、时有谵语,治以清热凉营、透热转气,故称之为清营透邪法。此时邪虽入营,但尚未完全脱离气分,吴氏深得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旨,在清热凉营的同时,注意结合使用轻透泄热之品,冀热邪透出气分而解。吴鞠通在叶天士提出用犀角、玄参、羚羊角等药的基础上创立了清营汤方中用犀角、黄连清心凉营解毒,生地、玄参、麦冬、丹皮凉血养营,银花、连翘、竹叶心清热透营,因黄连苦燥伤阴,且药性沉降,不利透热转气,故常去之。正如吴氏所言:“去黄连者,不欲其深入也。”但若心营热盛者,黄连仍可用之。邪入营分要消耗血中津液,但比血分证尚属轻浅,还有透解出气分的可能。故一方面清营养阴,一方面加入辛凉宣透之品,使邪热从营分透出气分而解,在清营热方中加入一些畅调气机的透达之品,给邪以出路。
签名:**
2022年04月15日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字):
在温病学中,透邪的含意已不仅仅局限于透发郁于卫表的温热病邪,而是一种因势利导使内郁之温热病邪由深出浅,由里向外透达的治疗方法。当然,在透的同时要注意顾护人体的正气,养阴护液。
签名:
年月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医案记录(中风病).docx
- 中医跟师心得《黄帝内经》.docx
- 中医跟师学习心得《黄帝内经》.docx
-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每月心得(《针灸大成》中对情志病证治思路)(1).docx
-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每月心得(《针灸大成》中对情志病证治思路).docx
-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每月心得(带状疱疹).docx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跟师心得(浅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docx
- 医跟师笔记-《内经》关于治未病的理解.docx
- 中医读书临证心得5-读《黄帝内经》对咳嗽治疗的理解.docx
- 中医读书临证心得6-《伤寒论》中一些方剂的理解.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