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深圳一模“饥饿感缺失是好事吗”作文分析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看作对饥饿感的一种描述。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饥饿感的缺乏是一件好事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材料解读
作文由三部分组成: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材料共两句话,围绕“饥饿感”展开。
(一)第一句是:“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看作对饥饿感的一种描述。
这句话用“饥饿的人”的动作——“扑向面包”,来描述“饥饿感”带来的人类行为倾向——急切地获取(追求)自己缺乏的东西。
“饥饿”是医学用语,一般指的是人在身体上出现的饥饿的感觉,人在这时候就会想吃东西。人身体的“饥饿感”是源于腹中食物的缺乏,故饥饿的人会扑向食物。其逻辑链条当是:某物缺乏——产生饥饿感——促使获取某物。
(二)第二句是: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饥饿感的缺乏是一件好事吗?
这是一个问句,要求考生有明确地回答问题的意识。“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是本句的时间状语,给出了时代和社会特征,当今时代物质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人们的“缺乏”相应日益减少。“饥饿感的缺乏是一件好事吗?”这引导我们思考在物质和精神产品充裕的现代社会,人们是否因为满足而失去了追求的动力,以及这种状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可思考的角度有:
“饥饿感”的正向价值:探讨饥饿感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饥饿感是一种内驱力,强调适度的饥饿感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及激发人的热情与热爱。“饥饿感”是个人成长、创新突破、生命活力、抵御平庸、社会贡献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核心动力。在物质丰富的今天,适度的饥饿感不仅不是一种缺失,反而是保持个人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关键。
“饥饿感的缺失”的影响:于个人而言,缺乏饥饿感,是否会导致缺乏追求欲、探索欲,缺乏主动与热情;于社会而言,普遍缺乏饥饿感,是否会导致创新动力不足、社会进步缓慢等问题。
“饥饿感”的双重性:既肯定“饥饿感”对个人和社会的推动作用,也反思过度“饥饿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焦虑、压力、道德失范等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许多人为了追求成功、财富或地位,陷入一种极端的“饥饿状态”。这种过度的“饥饿感”不仅让人时刻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焦虑与压力如影随形,还可能扭曲人的价值观,使人迷失在无尽的欲望之中。在经济领域,过度的“饥饿感”表现为对财富的无限贪婪,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不惜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甚至铤而走险进行欺诈行为,这种不正当的逐利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最终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在社会层面,对权力的过度饥饿则可能催生腐败现象,当个人或群体对权力的渴望失去控制时,便可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甚至动摇社会的稳定根基。“饥饿感”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个人和社会注入前进的动力,也可能因过度膨胀而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如何在追求与节制之间找到平衡,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可拟写分论点:
在物质精神产品富足的时代背景下,“饥饿感”作为自我突破的动力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但正是这种不满足于现状的“饥饿感”,推动着人们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更高目标。这种不满足感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核心动力,更是避免在物质丰富中迷失自我的关键。
在物质精神产品富足的时代,“饥饿感”依然是创新与变革的源泉。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但正是对未知领域的持续好奇和探索欲望,促使人们不断突破现有边界,推动社会进步。这种“饥饿感”让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保持敏锐,不断追求新的突破。
在物质精神产品富足的时代,“饥饿感”是保持生命活力的关键。现代生活条件优越,但正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期待的“饥饿感”,让我们避免陷入麻木和倦怠的状态。这种“饥饿感”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物质精神产品富足的时代,“饥饿感”是抵御平庸与惰性的屏障。尽管物质丰富让人们容易陷入舒适区,但正是这种“饥饿感”能够让人保持清醒,避免被安逸所腐蚀。这种“饥饿感”让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依然保持对自我提升的追求。
在物质精神产品富足的时代,“饥饿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尽管社会提供了多种实现价值的途径,但正是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饥饿感”,让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饥饿感”让我们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依然保持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在物质精神产品富足的时代,缺乏“饥饿感”会让人陷入舒适区,失去成长动力。尽管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但满足于现状的心态会让人不愿尝试新事物或挑战自我,从而导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以长征精神为笔,绘青春使命华章.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定力与活力,共筑青春梦想.docx
- 2025届高三语文联考10组语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届上海市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和素材积累:人生如读书的两种情况.docx
- 2025届上海市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和素材积累:他塑与自塑.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用心收藏,品味生活.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劳作做到圆满”作文导写.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40个哲学思维及理论素材积累.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人物素材:黄旭华院士.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一个人物写遍所有作文:人物素材王兴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