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ESBLs治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IMP)----首选头霉烯类(CFX)---须联合用药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必须给予相当高的剂量,但这在体内往往是做不到的)氨基糖苷类(AMK)---须联合碳青霉烯类第3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WhenEnterobacterorganismsareisolatedfromblood,itmaybeprudenttoavoidthird-generationcephalosporintherapyregardlessofin-vitrosusceptibility当在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到肠杆菌属的细菌时,则无论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与否,均应谨慎地避免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Chowetal.AnnInternMed1991115:585-90第3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mpC酶概述产生机制染色体上的Amp基因(通常处于被抑制状态)突变去阻遏活化,编码产生AmpC酶诱导机制PBPs4,7a,7b(SandersCC.,1997)第3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mpC酶概述近来还发现质粒介导的AmpC酶。来源:染色体上的AmpC转移至质粒,使ECO和KPN的临床分离株获得质粒介导的AmpC酶。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已报告13种:ACT-1,ATH-1,BIL-1,CMY-1,2,FOX-1,2,LAT-1,2,MIR-1,MOX-1,SAL-1等第3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mpC酶概述产生菌株100%铜绿假单胞菌100%吲哚(+)变形杆菌80%肠杆菌属80%枸橼酸菌属80%沙雷菌属第3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mpC酶特点往往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诱导产生,并有可能选择出持续、大量产酶的耐药菌株(去阻遏突变株)。泰能(亚胺培南)是许多潜在的酶诱导剂之一,但没有选择去阻遏突变株的作用。(强诱导、弱变异)许多新型头孢菌素是弱诱导剂,但具有选择去阻遏突变株的作用。(弱诱导、强变异)第36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mpC酶的临床意义随着新型头孢菌素的使用上升,能产生AmpC酶,导致对β-内酰胺多重耐药的菌株迅速出现并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ICU和灼伤等重症患者对肠杆菌、沙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能产生AmpC酶的细菌高度易感,成为上述病区的严重问题。只有严格控制某些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才能控制这一严重的问题。第37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mpC酶小结AmpC酶可引起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单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对抑制剂不敏感。AmpC酶具有一定的诱导性。AmpC酶不仅可由染色体且可由质粒介导。AmpC表达的调控机制未明,据认为与AmpR、AmpD、AmpE和AmpG有关。第38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mpC酶的治疗碳青霉烯类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第39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代头孢菌素过度使用后的选择作用G-G+产ESBL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高产AmpC酶的肠杆菌属菌,枸橼酸菌,沙雷氏菌等MRSAVREPRP对第三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等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第四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第4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细菌耐药趋势及对策*第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菌耐药--全球性难题第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医院内细菌流行分布及耐药监测研究时间:98-99/99-00菌株例数:1523例/1709例参加单位:中国13所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包括上海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市一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