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历史与社会: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课件导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意义。掌握这三个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
五四运动:历史背景列强侵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陷入列强侵略的深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袁世凯政府袁世凯政府卖国求荣,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损害了国家利益。新文化运动
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剧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割让香港。甲午战争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八国联军
袁世凯政府的卖国行径1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被迫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损害了中国的主权。2巴黎和会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倡导民主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呼吁科学和理性。影响深远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试图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遭到西方列强的拒绝。民众愤怒
中国外交的失败与民众的愤怒1山东问题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2民族危机中国民众意识到,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民族危机更加严重。3爱国热情
五四运动爆发:学生游行示威北京大学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巴黎和会。其他高校北京其他高校学生纷纷响应,游行队伍不断壮大。爱国热情
北京学生运动的组织与领导学生代表北京大学学生代表陈独秀、李大钊等组织和领导了学生运动。宣传鼓动他们通过演讲、传单等方式宣传爱国思想,鼓舞学生参与运动。团结一致
五四运动的口号与诉求1外争国权要求政府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维护国家主权。2内惩国贼要求政府严惩卖国贼,维护国家利益。拒绝签字
惩办卖国贼,还我青岛学生示威学生们前往赵家楼,要求政府释放被捕学生。1冲突爆发与政府军发生冲突,学生遭到殴打和逮捕。2全国响应五四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各地学生纷纷举行示威游行。3
五四运动的扩大:工人阶级参与1工人罢工上海、天津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2爱国热情工人阶级积极参与五四运动,体现了其爱国情怀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3运动高潮五四运动进入高潮,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起点。
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1声援学生上海工人罢工,要求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收回山东。2工人力量工人的参与壮大了五四运动的力量,使运动更加广泛和深入。3团结一致五四运动汇聚了学生、工人、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五四运动的意义:思想解放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促进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思想启蒙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救亡意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理论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并得到一些知识分子的认同。2思想启蒙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救亡图存的道路。
五四运动的局限性: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社会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观念
抗日战争:历史背景日本侵略日本帝国主义野心膨胀,企图侵略中国,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民族危机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事变起因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嫁祸给中国军队,制造事变。东北沦陷中国东北军不抵抗,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日本控制了中国东北的资源和经济命脉。民族危机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资源掠夺日本企图掠夺中国丰富的资源,为其战争机器提供燃料。1领土扩张日本试图扩张其势力范围,建立“大东亚共荣圈”。2种族优越日本军国主义者抱持着种族优越感,视中国人民为劣等民族。3
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绥靖政策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试图避免战争,维持其统治地位。丧失国土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日本侵略势头更加猖獗。民族耻辱不抵抗政策成为中国民族的耻辱,激起了人民的愤怒。
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1事变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2和平解决共产党和各界人士呼吁和平解决事变,最终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1事变起因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2抗战开始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3民族觉醒七七事变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他们反抗侵略者的决心。
卢沟桥事变与日军全面侵华1事变发生日本军队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士兵失踪,向中国军队开枪射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