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

2025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年级上册

教师:

学校:

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彝家娃娃真幸福》。

过程与措施: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探宝〉,全面复习,掌握前三个单元的内容。

情感与价值态度:能激发孩子们快乐演出的爱好。

二、教学的重要内容:

1、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彝家娃娃真幸福

3、吹芦笙

4、快乐小舞曲

5、音乐探宝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深入启发和鼓励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合作精神。

2、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对的地体现歌曲的感情。

难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和〈好朋友〉,由于字多腔少,吐字不易清晰,学生演唱时也许会遇到某些困难。

2、洋娃娃之梦作为集体舞,对于未上过幼稚园从未跳过舞的学生来说,伴随歌声做动作会感到困难。

四、设计教学措施

游戏法、演出法、引导法等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划分为六课时。

第一课时:找朋友。

第二课时:好朋友。

第三课时:洋娃娃之梦

第四课时:两只小象

第五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第六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

《找朋友》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具有初步的音乐节奏感;

2、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熟悉2/4节奏。

重点与难点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我”去寻找好朋友共同游戏时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门的欢愉心情。孩子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体现歌曲的气氛是重点,这首歌曲的难点是熟悉2/4节奏,感受不一样的2/4节奏,体现节奏。

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录音磁带“找朋友”。

2、若干圆舞板、铃鼓、串铃、小铃等乐器。

3、每人一张椅子。

设计思绪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感受乐曲的气氛并体现乐曲并不容易,因此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会和好朋友共同游戏时的开心相称重要。此外2/4节奏的培养只有通过在平常生活中反复感受,孩子节奏感才能提高。

活动流程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欣赏乐曲

“找朋友”游戏,教师请孩子互相找朋友,每一对朋友中有一名孩子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孩子念着儿歌“今每天气真恰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笃笃笃”边念边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孩子调皮地模仿敲门声也念“笃笃笃”敲击自己椅子,最终共同一声“嗨”互相灿烂一笑。

活动阐明

“找朋友”游戏一来处理孩子熟悉歌词,二来协助孩子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戏时开心、友好的情绪情感。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孩子都来玩过。

反复欣赏“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节奏。

“拍拍手”游戏,教师和孩子做模仿游戏,教师可拍击多种2/4节奏型,让孩子模仿,更要鼓励孩子自己拍击不一样的节奏型。为提快乐趣,也可借助乐器。

活动阐明

模仿幼拍击多种节奏型是基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能拍击不一样节奏型,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孩子都来玩过。

注意生活中引导孩子多感受不一样2/4节奏型,如“开开门”“举举手”等等。

(2)集体活动中共同感受乐曲、体现乐曲、创编节奏。

老师和孩子共同游戏,由老师上孩子家去玩,孩子反坐椅子以示等在家里,等到老师敲着门“笃笃笃”孩子调皮地也敲门模仿“笃笃笃”最终互相灿烂一笑“嗨”好朋友见着面。

请二分之一孩子去做客,二分之一孩子等好朋友来玩。

玩法同前。

请孩子创编不一样2/4节奏型,即:用不一样节奏敲门声体现2/4节奏,玩法同前。

活动阐明

在每一环节中游戏均可反复进行,在每环节中教师都要引导孩子愉悦欢快地体现歌曲,要引导孩子感受2/4节奏,切准2/4节奏,注意鼓励每一种孩子大胆体现。

(4)在角落游戏中深入体会歌曲,大胆体现创编节奏。

演出角里让每一种孩子能有机会参与活动,深入体现歌曲,感受节奏在演出角里可有一种星期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孩子体现不一样的节奏型。

可在角落讲评中设“小舞台”让孩子充足体现,展示自己的创编节奏。

《好朋友》

一、教学内容:歌曲《好朋友》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重要目的是让同学学会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乐于用动作和语言体现情绪;能整洁地演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师要用多种方式吸引同学注意力,缩短与同学的距离,使同学从第一课开始,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

三、教学目的:

1、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2、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措施。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和发明精神。

四、重点难点:

学会唱歌曲《好朋友》能说出三角铁双

文档评论(0)

139****63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