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处理原则】隔离治疗:卧床休息及隔离,患部不可挤压,也不要切开引流或切除皮肤损害,以防病毒扩散而引起败血症;药物:首选青霉素,7—10天;皮肤患部外敷磺胺类软膏或白降汞软膏,1∶8000高锰酸钾稀溶液可以湿敷。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接种疫苗。布氏杆菌是一种微小球杆菌,属需氧菌类,革兰氏阴性,无动力,不形成肉芽,不液化明胶,各株之间均有同源性。布氏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在土壤中能存活24-40天,在畜尸肉制品中可存活40天;在羊毛中可存活40-120天。布氏杆菌病属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流行病学特性】布氏杆菌病在世界各地也有出现,特别在毗邻地中海的欧洲及北非洲国家、东非、西亚、中亚、印度、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等国家尤为常见。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羊盖体内;我国主要以羊为主。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春夏为多。【发病机理】本菌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于本菌具有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消毁,并能在该细胞内增殖。经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待繁殖到一定数量后,突破淋巴结屏障而进入血流,反复出现菌血症。由于内毒素的作用,病人出现发热、无力等中毒症状,以后本菌随血液侵入脾、肝、骨髓等细胞内寄生,血流中细菌逐步消失,体温也逐渐消退。细菌在细胞内繁殖至一定程度时,再次进入血流又出现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反复呈波浪热型。本菌多为细胞内寄生,治疗难于彻底,易转为慢性及反复发作,在全身各处引起迁徒性病变。起病缓慢,突出表现为寒战、发热、多汗。发热平均为2~3周,数日至2周后再次发势,呈波浪起伏。热型多为弛张热,也可呈不规则热。常因大汗浸湿衣被,且与热退相伴,为本病另一突出特征。01020304急性期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呈游走性,少数伴关节红肿,或肌肉疼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颈部及腋下。其它:男性可有睾丸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患卵巢炎,孕妇可流产;腰骶神经病变,坐骨神经痛也较多见。【临床表现】可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病史。01常见症状有疲乏、出汗、头痛、低热、抑郁、烦躁、肌肉及关节酸痛。02慢性期【临床表现】【诊断】①职业接触史:②临床表现:波浪型发热、关节肌肉疼痛等;③实验室检查:血像: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细菌学检查:血、骨髓、尿均可作培养,早期血、骨髓培养阳性可达70%~80%。血清学检查:血清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皮内试验。荧光抗体测定等。④鉴别诊断:STEP4STEP3STEP2STEP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饮食,保证热量,必要时给与解热镇痛剂及镇静剂。病原治疗:常用药物四环素、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慢性期的治疗宜结合布氏杆菌菌苗注射。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处理原则】**?2000,CiscoSystems,Inc.Networkers2607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职业性传染病【病原】炭疽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中的一种长而粗的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炭疽杆菌常单个存在或2~3个菌体连成短链,呈竹节状。炭疽杆菌在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25~30℃)下能形成具强大抵抗力的炭疽芽胞。炭疽菌一般浓度的常用消毒药都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但炭疽芽胞有极强的抵抗力,煮沸需15分钟才能将其杀死,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一般浓度的常用消毒药对芽胞杀灭作用很差,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漂白粉对芽胞具较强的杀灭作用。一、炭疽(anthrax)炭疽杆菌患病的牛、马、羊是主要的传染源,职业性炭疽多见于畜牧业及毛皮加工工业;接触途径: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为主;发病季节:以7—9月为流行高峰。传染源:【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有毒力的炭疽芽孢进入动物体内后,在侵入局部的组织间隙发育繁殖,产生荚膜,保护它们不受白细胞的吞食。发育繁殖中的菌体,可产生一种能引起局部水肿的“毒素”,菌体可在水肿液中繁殖。这种“毒素”能中和血清和白细胞中的自然杀菌物质,因此,使侵入的菌体能进一步扩展。当在较短的时间内,侵入点释放的“毒素”阻抑了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时,菌体于局部快速繁殖,并经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在淋巴结中进一步繁殖,更多的细菌由此进入血流,到达脾脏及其他淋巴样组织,并于该处定居。最终,脾脏极度肿大,装满了带荚膜的菌体。于死亡时或死亡前不久,血液中可见大量带荚膜的菌体,血液呈暗黑色,煤焦油样,凝固不良。1潜伏期一般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