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红梅花得“花”字》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VIP

《咏红梅花得“花”字》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红梅花得“花”字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注释

1. 疏是枝条艳是花:形容红梅的枝条疏朗,花朵鲜艳。“疏”描绘出枝条错落有致,不繁密的状态;“艳”突出花朵色泽艳丽。

2. 春妆儿女竞奢华:把红梅比作精心打扮、竞相奢华的春日少女,生动地展现红梅绽放时的绚丽姿态,给人以活泼、热闹之感。

3. 闲庭曲槛无余雪:意为安静的庭院和曲折的栏杆边已不见残雪。暗示此时冬去春来,红梅盛开,残雪消融,以此衬托红梅在春日中的独特存在。

4. 流水空山有落霞:流动的溪水和空旷的山间,仿佛有落霞映照。此句用落霞的绚丽色彩来类比红梅的艳丽,通过描绘山水间的开阔画面,展现红梅所处环境的清幽与自身的明艳。

5. 幽梦冷随红袖笛:“幽梦”营造出一种幽静、梦幻的氛围,“冷”字增添了几分清冷之感。“红袖笛”指代女子吹奏笛子,仿佛幽梦随着女子吹奏的笛声缓缓流淌,给红梅增添了一抹神秘而优雅的色彩。

6. 游仙香泛绛河槎:“游仙”让人联想到仙境,增添了浪漫奇幻的氛围。“香泛”描绘出香气四溢的状态。“绛河槎”,“绛河”常指银河,“槎”是木筏,传说中有人乘槎游天河。此句意为红梅的香气仿佛是从银河中的仙筏上散发出来,进一步渲染红梅的超凡脱俗。

7. 前身定是瑶台种:“瑶台”在神话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瑶台种有奇花异草。此句认为红梅前世必定是瑶台所种,赋予红梅高贵、超凡的出身。

8. 无复相疑色相差:意思是不要再怀疑红梅的色泽不够美好。强调红梅的艳丽无可置疑,呼应开篇对红梅艳丽花朵的描写。

翻译

红梅的枝条疏朗,花朵鲜艳夺目,就像精心梳妆打扮的春日少女,竞相展示着自己的奢华美丽。安静的庭院和曲折的栏杆边,已经看不到残留的积雪,而在流动的溪水和空旷的山间,仿佛有绚丽的落霞映照,那便是红梅的身姿。红梅好似幽梦,清冷地随着女子吹奏的笛声飘动,它的香气如同来自银河中仙筏,弥漫在这如梦似幻的空间。它的前世必定是瑶台所种的仙花,如此超凡脱俗,就不要再怀疑它的色泽不够美好了。

赏析

意境

诗词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奇幻的意境。开篇描绘红梅如少女般艳丽,奠定了明艳的基调。随后通过“闲庭曲槛”“流水空山”等意象,勾勒出空旷、宁静的环境,与红梅的艳丽形成对比,更显红梅的独特。“幽梦冷随”“游仙香泛”等语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充满仙气的世界,使红梅的形象更加超凡脱俗。

情感

诗人对红梅充满赞美之情,从对红梅形态、色泽的描写,到对其出身的想象,都展现出对红梅艳丽、高雅、超凡特质的喜爱与欣赏,借红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语言风格

语言优美典雅,用词精准。如“疏”“艳”“冷”“香泛”等词,生动地描绘出红梅的特点;“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等语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华丽的辞藻,使诗词充满浪漫色彩,又不失含蓄婉约。

简析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红梅花的细致描绘,赞美了红梅的艳丽、高雅和超凡脱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歌颂与向往,同时也可能借红梅自喻,展现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结构布局

首联总写红梅的艳丽形态,将其比作春妆儿女;颔联通过环境描写,用“无余雪”和“有落霞”衬托红梅;颈联运用想象,从听觉(红袖笛)和嗅觉(香泛)等角度进一步渲染红梅的超凡;尾联则以红梅的高贵出身作结,再次强调其艳丽无可置疑,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表现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春妆儿女竞奢华”,将红梅比作少女,生动形象地展现其艳丽;衬托手法,以“闲庭曲槛无余雪”的清冷之景衬托红梅的艳丽;还有想象手法,“游仙香泛绛河槎”等句,赋予红梅奇幻的色彩,使诗词更具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当时正值冬日,大观园众人在芦雪庵赏雪联句,之后又以“红梅花”为题进行联句、作诗。在《红楼梦》所描绘的封建贵族家庭中,吟诗作画是贵族子弟、才女们的日常雅事,他们通过诗词展示才华、交流情感。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大观园中众人的才情,也反映出当时贵族文化生活的丰富,作者借众人物的诗词创作,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作者介绍

《咏红梅花得“花”字》作者在《红楼梦》中是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人联句中的一部分,由薛宝琴所作。在《红楼梦》里,薛宝琴是皇商之女,生得十分美貌,且才华横溢。她自幼跟随父亲游历四方,见多识广,其诗风既有清新自然的一面,又不乏大气磅礴的气质。虽然在全书中出现的篇幅相对有限,但她的诗词才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丰富了《红楼梦》中才女群像的文学风采,在《红楼梦》的文学创作中占据独特的位置,为展现小说中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深度解读

思想内涵

诗词蕴含着对美的追求与对超凡脱俗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h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