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导控系列导则 第4部分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征求意见稿).pdf

《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导控系列导则 第4部分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征求意见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T/UPSCxxxx.4-xxxx

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导控系列导则

第4部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

Seriesofguidelinesforthespacegenetics’

inheritanceforcharacteristicsruralsettlement——

Part4:Hillyandgullyareaoftheloessplateauin

northernShaanxi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发布

T/UPSCXXXX.4-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科技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色村镇保护与改造规划技术研究”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文件主编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址:西安市雁塔中路13号;邮编:710055)

本文件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民、王琛、王凯、易鑫、王阳、靳亦冰、高博、孙婷、李海涛、黄明华、

李立敏、田一辛、周依婷、肖佳

II

T/UPSCXXXX.4-XXXX

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规划导控系列导则

第4部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

1范围

本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长城以南、黄河以西,涉及延安市和榆林市的大部分区县。

本文件适用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村镇空间特色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周边具有相似特征的

地区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D/T1065-2021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特色村镇characteristicsruralsettlement

特色村镇是指能够体现鲜明地域特征的村庄和乡镇。特色村镇既包括纳入遗产保护体系的名镇名

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也涵盖了大量尚未纳入名录、但能够反映地域特征的村镇。

特色村镇地区characteristicsruralarea

特色村镇地区是包括多个特色村镇在内的连片区域,是在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等方面特征

的基础上,将具有显著共性特征的特色村镇通过空间区划等方法识别提取出来的乡村地区空间单元,该

单元整体上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空间特色,具有与本地区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和生产方式等相适应

的乡土景观。

特色场景characteristicsscene

特色场景是指具有一定共识性、能够充分反映地方特征或独特价值的、可感知的场景,包括历史场

景和现实场景。

特征因子characteristicsfactor

特征因子是空间基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特征因子包括具体空间要素及其组合规则。每个空间

基因都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因子,并以特定的方式有机组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塑造了场景特色。

空间基因spacegene

空间基因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村镇空间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深层结构

的互动中,形成的一些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