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东北林业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docx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东北林业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东北林业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第一章测试

1、“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出自于《尚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季羡林先生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天人合一自然观第一层含义就是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整体,割裂了人与自然,就形成不了一个系统的概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道德经》的作者是()。

A、老子

B、庄子

C、荀子

D、墨子

正确答案:A

5、“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段话出自于《素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多个国家领导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

A、150

B、160

C、170

D、180

正确答案:C

7、《西铭》是北宋大思想家张载的著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所以真正的道德不是所谓“礼”如何约束,而应是“道”如何要求,是“道”的实践活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的作者是()。

A、杜甫

B、李白

C、王安石

D、陶渊明

正确答案:C

10、解放一词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易经》又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3000年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古人认为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应增厚美德,以厚德对待他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中国古人认为天地最大,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可以用“坤”来比喻君子的美德。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我国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孟子

正确答案:D

5、“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出自()。

A、《中庸》

B、《道德经》

C、《论语》

D、《大学》

正确答案:C

6、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一词与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德”完全相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

A、《道德经》

B、《易经》

C、《论语》

D、《中庸》

正确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生态美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形态,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强调()的和谐统一。

A、人自身

B、人与自然

C、人与社会

D、人与家庭

正确答案:ABC

2、“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句话出自于()。

A、《庄子》

B、《墨子》

C、《荀子》

D、《老子》

正确答案:D

3、《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的著作是《园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出自于()。

A、《论语》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正确答案:C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中和美的哲学基础是儒家的()。

A、礼乐教化

B、伦理纲常

C、内圣外王

D、中庸之道

正确答案:D

8、和的意思就是相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9、“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句话的作者是()。

A、孙过庭

B、王羲之

C、米芾

D、赵佶

正确答案:A

10、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道法自然”中的“道”指的是道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出自《老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老子》

C、《道德经》

D、《庄子·齐物论》

正确答案:D

4、“知止不殆”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道家提出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是道家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尊重自然就是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五章测试

1、由余与秦穆公论及俭与国家得失关系的对话出自()。

A、《韩非子.解老》

B、《韩非子.喻老》

C、《韩非子.十过》

D、《韩非子.孤愤》

正确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jie1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