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中医护理常规.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20xx-03-21儿科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目录儿科中医护理概述儿科常见病症及护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儿科中医饮食调养儿科中医情志护理儿科中医预防保健

01儿科中医护理概述

中医儿科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将婴幼儿看作一个整体,注重身心并重,内外兼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预防为主根据患儿的不同体质、病情和病因,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强调未病先防,注重饮食调养、生活起居和情志护理,提高患儿的抵抗力。030201中医儿科护理特点

儿科常见疾病分类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积食等。如夜啼、惊风等。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其他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如遗尿、尿频等。如疳积、夏季热等。

护理原则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和预防为主的原则,为患儿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护理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治、针灸、推拿、饮食调养等多种方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同时,注重情志护理,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

02儿科常见病症及护理

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可给予葱白汤、姜糖水等辛温解表之品。风寒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保暖,可给予菊花茶、绿豆汤等辛凉解表之品。风热感冒密切观察体温、汗出、咳嗽、流涕等症状变化,如有高热、咳嗽加重等应及时就医。观察病情感冒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给予姜糖水、烤橘子等温肺化痰止咳之品。风寒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保暖,可给予梨汁、萝卜汁等清肺化痰止咳之品。风热咳嗽观察咳嗽的性质、时间、痰的颜色、量及气味,如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等应及时就医。观察病情咳嗽

腹泻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汤、稀粥等,避免油腻、生冷、不洁之品。补充水分腹泻易导致脱水,应多饮温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内水分。观察病情观察大便次数、量、色、质及气味,如有高热、呕吐、脱水等应及时就医。

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等,避免过食肥甘厚味之品。观察病情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体重等变化,如有进行性消瘦、面色萎黄等应及时就医。疳积

03急救准备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如压舌板、开口器、吸痰器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救治。01环境护理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减少探视人员,以免加重患儿病情。02密切观察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等变化,如有抽搐、昏迷等应及时就医。惊风

0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定义适应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穴位、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护理技术。根据病情和体质,选用相应的手法和穴位进行推拿按摩,如补脾经、清肺经、推三关、揉板门等。适用于小儿感冒、咳嗽、腹泻、便秘、夜啼、遗尿等儿科常见病。操作时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手法要轻柔、均匀、持久,以小儿能耐受为度。

拔罐疗法定义拔罐疗法是利用罐具吸附于皮肤表面,造成ju部充血或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的中医护理技术。适应症适用于小儿肺炎、哮喘、腹痛等儿科常见病。操作方法根据病情和体质,选用适当的罐具和拔罐部位,如背部膀胱经、督脉等。拔罐时需注意火候和时间,避免烫伤和起疱。注意事项拔罐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ju部皮肤有破损、感染者禁用此法。

艾灸疗法是利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以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定义适用于小儿腹泻、遗尿、脱肛等儿科常见病。适应症根据病情和体质,选用适当的艾条和穴位进行艾灸,如神阙、关元、足三里等。艾灸时需注意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操作方法艾灸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ju部皮肤有破损、感染者禁用此法。注意事项艾灸疗法

注意事项贴敷期间需注意观察ju部皮肤反应,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贴敷;ju部皮肤有破损、感染者禁用此法。定义贴敷疗法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贴敷到人体一定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脏腑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护理技术。适应症适用于小儿厌食、积滞、汗证等儿科常见病。操作方法根据病情和体质,选用适当的药物和穴位进行贴敷,如神阙、中脘、涌泉等。贴敷时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贴敷时间,避免过敏和损伤皮肤。贴敷疗法

04儿科中医饮食调养

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进患儿食欲。饮食原则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加重病情。饮食禁忌饮食原则与禁忌

感冒可选用葱白、生姜、红糖等食材煮水饮用,以发散风寒、解表发汗。咳嗽可使用梨、冰糖、川贝等食材炖煮食用,以润肺止咳、化痰平喘。腹泻建议食用山药、薏米、茯苓等食材煮粥食用,以健脾止泻、渗湿止泻。常见病症食疗方案

文档评论(0)

zmr1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爱好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