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高中语文:古诗常见艺术手法.docxVIP

2025年上海市高中语文:古诗常见艺术手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7分)

春日山庄

初岁开韶月,田家喜载阳。

晚晴摇水态,迟景荡山光。

浦净渔舟远,花飞樵路香。

自然成野趣,都使俗情忘。

1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描写初春来临,农家欣然相庆,情感奔放。B.颔联以水态摇漾、山光闪烁写出傍晚艳丽的景致。C.颈联用浦净舟远、花飞径香营造幽远清冷的意境。D.本诗表现春日野趣,富于微妙动感,笔法巧妙。

13.有人批评结句“都使俗情忘”肤浅俗套,也有人不同意。你支持哪种看法?请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阐述理由。(5分)

12.D

13.答案示例一:支持批评。全诗由景入情,结句写俗情消失。写景颇具匠心,表现了景物的丰富美感,而抒情空泛俗套,两者不够匹配。同时,语言过于直白随意,缺乏个性,与写景句自然而不失琢炼的语言风格不协调。

答案示例二:不支批评。全诗由景入情,结句写俗情消失。写景颇具匠心,表现了景物的丰富美感,结句通过俗情的消失表现自己精神升华,情由衷发,真切不饰,更显春日山庄之美。此句语言朴实直率,与全诗明晰自然的整体表达相协调。

评分说明:结句作用1分;内容分析2分;语言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2.文学家多善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意象,藉以引起读者的联想。以下选项中运用上述感觉意象少于三种的一项是()。(2分)

A.戎昱《桂州腊夜》全诗。

B.“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C.“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D.“自胡马窥江去后,废弛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13.以下对这首诗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以时空感受烘托心理,交代缘起。

B.颈联多用对比,形象鲜明,感染力强。

C.尾联呼应首联,情丝悠长,耐人回味。

D.全诗以时间为线,情感表达婉曲细腻。

14.“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这句中“偏”和“寒”二字很有表现力,请选其一加以赏析。(4分)

12.(2分)B

13.(2分)B

14.(4分)答案示例1:落雪本是难以听闻得出的,“偏”字描绘出雪积在竹上造成的细微声响,让人感知到主人公似有怨恼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将诗人因怀乡思归而夜不能眠时的心灵感受刻画得细致入微,引发读者的共情。

答案示例2:“寒”字一语双关,既指出桂州腊夜寒冷的生理感受,也反映了诗人思归而不得时凄苦的心理感受,以实带虚,情景相融。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

1.用典:

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形式。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除了回顾作者南下的经历外,全是用事。

2.虚实结合:

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

3.想象:

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想象是经验向未知出发,是经验重新组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如李白的诗雄奇壮丽,奔放飘逸,往往是充满丰富的想象。运用想象时,常常把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精妙的比喻结合起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何等雄奇壮美的景象。

4.联想:

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也借此抒发了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5.以乐写哀:

乐者,快乐之景也;哀者,悲伤之情也。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写闺怨,却先从“不知愁”写起,春日高高兴兴登楼观景,不料见到阡陌之上的依依杨柳,不由勾起了当初与夫君的惜别之情,见他人对对双双,赏玩春景,于是兴尽悲来,悔恨叫丈夫万里觅封侯了。第三句与第四句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反差,使兴与悲突然逆转,更强烈地表现出闺怨主题。

6.烘托:

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间接表现所要表达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情态和特征更加鲜明突出。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对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进行再创造。如汉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