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封禅大典流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封禅”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仪式,历来被帝王所重视,它不仅仅是一项帝王活动,更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道德和宗教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和理念。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的记载: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

从这句话中,就能充分感受到帝王对于封禅的热衷,司马迁揭露出,无论有没有出现吉兆和祥瑞,许多皇帝就忙着进行封禅大礼,可见,封禅是许多皇帝毕生的追求。

那么,封禅究竟是什么,它起源于何处,有哪些皇帝成功封禅?

“封禅(shan)”又称封祀、封峦、封岳。

关于它的意思,一般两种说法,一是在泰山上封土为坛,以便祭天,此称为封;在泰山脚下找一座小山,在其上清理出来一块地,以便祭地,此称为禅。

第二种说法,祭天需要记录,而其作用册文需要用银绳缠束,打结的地方还要封上金泥,加盖印玺,这个流程称为封,禅的解释则与第一种说法相同。

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表明封禅是在泰山上进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活动。

而举行封禅大典之人,就是古代的九五至尊皇帝,一般在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之时,皇帝会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封禅大典。

对于封禅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管子·封禅篇》表明,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有了关于封禅的传说,而孔子毕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也曾多次往来于泰山,寻找封禅大礼的遗迹。

但遗憾的是,许多典籍在历史中遗失,孔子也只能说:

“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

没找到具体封禅记载,所以无法对弟子言说。

而比司马迁早五百年的管子,曾经谈到过封禅,只不过《管子》一书中,封禅篇也已遗失,现存的篇章还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补抄的。

它里面描述了早期封禅的过程: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

这段描述,显示了封禅起源的早期出处,虽然没有作证,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那么,封禅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呢?

其一源于古人对于自然山川的崇拜之情,远古人民崇拜祖先,民智尚未完全开化,同时也崇拜各种鬼魂和神灵。

山川河流,正是各种鬼魂居住的地方,所以古人会定期对其进行祭祀,以求平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包括大量的祭祀文字。

等到天下一统,帝王以顺应天命为生,为了彰显自己受命于天,便举行封禅大典,向天昭告太平,对其庇佑之功表示答谢。

但帝王也有傲气,虽自称秉承上天的旨意,但做到世间最高的权力之位,他们也希望通过封禅大典,对百姓、对天下昭告自己的显赫政绩。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的开国帝皇,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在公元219年出行巡游,途中经过名山大川,都要进行祭祀,然后刻下碑文,铭记自己的丰功伟绩。

之后,始皇帝觉得自己的功绩实在太大,有必要向上天汇报一下,于是他召集齐、鲁的儒生,让他们考察制定封禅礼仪。

但众儒生说法不一,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最后始皇帝自己定制礼制,修整泰山山道,从阳面而上,在岱顶行登封礼,刻石颂德,自阴面而下,行降禅礼于梁父山。

这次封禅,被后世许多人认为是真正意义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次封禅。

紧随始皇之后的,不是汉高祖刘邦,而是汉武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至泰山,在岱顶立石,一个月后,巡游回来,在泰山之上自定封禅礼,祭天封禅。

汉武帝祭天仪式繁杂,首先在梁父山礼祠“地主”神,而后举行了封祀礼,在下方铸造高坛,其下埋玉牒书。

祭祀完毕,汉武帝只带了奉车子侯登泰山,进行了登封礼,这还不算完,第二天,武帝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

封禅结束后,武帝十分高兴,群臣也纷纷祝贺,这种感觉让武帝难以忘怀,此后,汉武帝又曾五次来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再然后就是汉光武帝封禅,公元56年,光武帝率群臣封禅,先开道,后斋戒,然后在泰山之下祭天,礼毕至岱顶进行封礼。

665年,唐高宗封禅泰山,此次阵仗很大,文武百官都至,辇车绵延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可见当时的唐朝有多么强盛。

726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还亲自编撰了《纪泰山铭》一书,放在岱顶大观峰。

而最后一位真正在泰山封禅的皇帝,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他就是宋真宗。

在他之前的皇帝,无一不有丰功伟绩,唯独宋真宗,后世许多人认为其没有资格在泰山封禅,而有趣的是,在宋真宗之后,帝王来到泰山,只进行祭祀仪式,不再封禅。

于是传出一种说法,宋真宗降低了泰山封禅的含金量,所以后面的帝王才不再封禅泰山。

关于封禅具体的步骤,根据记载分为四步,分别是迎神、献礼、进俎、洗爵。

“封禅”的第一步叫迎神,这一步,会在大香炉里插上蜡烛和香,上升的烟气,代表天下百姓的心意传给上天。

之后皇帝带头,对众多天帝排位进行三拜九叩,然后按照位次,给神仙上香,最后轮到皇帝的祖先排位。

迎完神后,就是“献礼”环节,把事先准备好的玉器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