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综合防控技术
(一)技术概述
1.技术基本情况。该技术是一套集农业防治、药剂拌种、科学用药、高效药械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贯穿于小麦产前、产中、产后全生育期,有效解决我省小麦赤霉病易重发流行影响产量、病菌产生毒素影响产品品质等问题。通过在全省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能够大大减轻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程度,切实提高小麦产品品质。
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近三年,已在襄州区、宜城市、松滋市、公安县、天门市、仙桃市、钟祥市、枝江市、安陆市、随县等多地示范应用,有效带动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年均示范推广面积853.1万亩。
3.提质增效情况。该技术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耕作制度为基础,从小麦播种开始,推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并举,进一步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近三年累计带动全省建立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综合防控示范区664个,累计应用面积2559.3万亩,示范区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达85%以上,毒素检测合格率98%以上。与农民自防区相比,示范区小麦赤霉病平均防效提高12%以上,平均产量提高15%,平均投入成本每亩减少10元,平均纯增收益每亩97.4元,平均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初步估算,近3年累计增产19.45亿斤,增收节支24.93亿元。
(二)技术要点
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耕作制度为基础,以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为重点,以主动出击、科学用药为关键,从小麦播种开始,推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并举。
1.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宜麦则麦、宜油则油”原则,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或通过改种绿肥、麦油和麦豆等轮作、休耕等措施,尽可能压低非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减轻病害防控压力。
2.优化农业措施。推行适期适量播种,科学肥水管理,防止小麦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及时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推行水稻玉米秸秆粉碎、深翻还田,尽量避免玉米、水稻等作物秸秆裸露在土壤表层,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秸秆回收利用,压低菌源基数。同时合理选种抗(耐)性品种,尤其是江汉平原、鄂东地区要选种抗(耐)赤霉病品种,如扬麦33、垦麦58、宁麦30等,避免盲目引进高感病品种,减轻后期赤霉病流行风险。
3.推广药剂拌种。秋播种子药剂拌种是前移防控关口的重要措施。拌种时要总体考虑苗期和中后期小麦病虫发生种类,合理选择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或复配剂。鄂北产区宜选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咯菌腈(或硅噻菌胺)+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或吡虫啉、噻虫嗪等)包衣或拌种。江汉平原和鄂东产区宜选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多粘芽孢杆菌、大黄素甲醚、木霉菌等)+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或吡虫啉、噻虫嗪等)包衣或拌种。拌种时,可添加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等植物诱抗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起拌种或包衣,以增强小麦抗(耐)病、抗逆能力。
4.坚持预防为主。江汉平原和鄂东产区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抓住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这一关键时期,及时喷施对路药剂,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第一次防治结束后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降低毒素污染风险。鄂北产区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小麦抽穗扬花期做好花期预防,及时喷施对路药剂,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一旦遇连续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再组织第二次防治,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5.科学选用药剂。停止使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江汉平原、鄂东产区选择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为主,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叶菌唑、氰烯·戊唑醇、丙硫·戊唑醇、丙唑·戊唑醇、醚菌·氟环唑、咪铜·氟环唑、井冈·戊唑醇等;鄂北地区视天气情况,合理选用以上化学农药和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时可增加植物免疫诱抗剂(或生长调节剂)以及磷酸二氢钾、新美洲星等叶面肥,做到“一喷三防”。
6.推进统防统治。大力推进以穗期赤霉病防治为主的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决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窗口期短、时效性强的难题。开展统防统治时,推荐选用植保无人机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植保无人机施药液量3-5升/亩,飞行速度小于5米/秒,飞行高度(离小麦冠层的高度)2-4米。同时,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沉降剂等,提高施药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7.及时抢收入仓。小麦进入收获期,应抢晴天或趁雨歇间隙,选择联合收割机或其他农机具及时收割、晾晒、筛选,如遇阴雨天气,应使用谷物烘干机进行烘干,确保小麦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含水量在15%以下),并及时入仓储存。防止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大,导致病菌大量繁殖,造成毒素二次污染。
(三)适宜区域
1.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本技术适合全省小麦产区。
2.2025年主要示范点。襄阳市襄州区、宜城市、樊城区、松滋市、天门市、京山市、枝江市、汉川市、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地电磁勘查数据库数据字典、代码表.docx
- 压覆影响区范围的确定、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提纲、评估报告编写提纲.docx
- 地质勘查设计中绿色勘查章节内容提纲、环境恢复治理登记表、检查验收表、总结报告大纲.docx
- 建筑减隔震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数据元目录、数据交换接口.docx
- 地震预警图标要求、声音要求.docx
- 人体尺寸在适老家具设计中的应用.docx
- 典型家具产品阶段流程示例.docx
- 四川省主要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常用药剂、施药情况记录表.docx
- 低碳建筑运行碳排放强度限值、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低碳建筑自评表.docx
- 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危险源分类分级划分、安全分级管理要求参照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