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戴望舒诗创作的基本状况。
2.简要了解萧红的身世及其与戴望舒的友情。
3.把握本诗的情感内涵。
【重点、难点】
1.诗歌创作和修改的背景、过程。
2.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意蕴。
3.诗中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的特色。
【所用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状况
戴望舒(1905—1950),现代闻名诗人。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1923年,考入上海高校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高校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所译魏尔伦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32年,参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高校。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闻名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附:戴望舒著作书目
《我的记忆》(诗集),上海水沫书局1029年版
《望舒草》(诗集),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版
《望舒诗稿》,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版
《灾难的岁月》(诗集),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版
《戴望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小说戏曲论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戴望舒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现代中国作家选集?戴望舒》,香港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戴望舒译诗集》,施蛰存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戴望舒诗全编》,梁仁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戴望舒全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二、文本详析
萧红(1911-1942)是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她原名张迺莹,另一笔名悄吟,诞生于黑龙江呼兰。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因不满家庭和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后几经颠沛,情感生活屡受挫败。1932年起先文学创作,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l940年抵香港,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和闻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而在此之前,萧红已应望舒的约稿,在戴主持的《星岛日报》之《星座》副刊发表作品。1940年秋,萧红晚期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也经戴望舒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1942年1月20日,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25日,葬于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当年11月,戴望舒与好友叶灵凤一起第一次拜谒萧红墓,摄有照片,“口占”初稿当即在此时吟就。
本诗是哀悼友人之作,题旨多见,难得的是作者将这样一首四行短诗写得充溢蕴涵。
诗的头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情的深厚和真诚。想到作者刚刚逃出日寇“暗黑潮湿的土牢”,作者孤独满怀、静默行走的姿态,更显示出其在苦难面前的坚韧和不屈。“孤独”,既写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更借此形成此诗之中心愿象。“孤独”是诗人自己的剧烈感受:仅二三祭者,痛见挚友孤坟独立于无垠大海之边,自是情由境生,也是境由心造。“孤独”同时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殊是晚期的境况:“半生遭白眼冷遇”,“我们心情恒久是如此抑郁”,“如今我只感到孤独!”(萧红自述)诗人为墓中人生前身后的境遇感痛不置。二者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调。
其次句,“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诞生者与逝者之间祭祀与被祭祀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同时“(偷)放”一语,又表露出凭吊女作家墓时环境的险恶—-香港沦陷于敌手,仍处在血雨腥风之中。作者敬献的一束红山茶花,如一柄燃烧的火炬,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绚丽,亦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重与热情,也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静默抗争。或许那是一个云霞飞涌的傍晚,诗人想起萧红的确喜爱红色,于是,特意买来红山茶花作为祭祀之物。
第三句,“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成功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熬煎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意的外在缘由;也可分析出内中所包含的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秋天的雨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 2024年高考英语考点专项突破12定语从句含解析.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我有一个梦想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核心考点突破卷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新人教版.docx
- 2024年高中数学第五章三角函数5.3诱导公式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
- 2024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20雪孩子课文相关资料新人教版.doc
-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7风的成因教案教科版.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A必修4.doc
- 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53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