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标准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为促进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指导和规范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
系统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与试验等,统一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
系统设备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中
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期间先后联系东
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天加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柯茂节能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天津设计院等具有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设备设计及制造经验
的单位参与规范编制工作。
2.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起草。
3.主要内容分析
本标准按照先进适用、科学严谨的原则,进行编制,明确了地热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施的关键指标,要求高于现行相关
行业标准。
本标准根据膨胀机的类型,分别规定了膨胀机的等熵效率、振动
值、负荷变化范围等,能够很好的指导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为地热有
机朗肯循环发电设备规范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对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所有设备的标准进行整
合编制,除规定了发电机组设备的内容,还创新增加了地热水预处理
装置、中间循环系统设备、地热尾水回灌过滤装置等附属设施的内容。
本标准按照无人值守的原则,编制控制、仪表和安全保护等方面
的内容,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加强了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及其
附属设施的安全保护,使设备能够做到本质安全运行。采用环境友好
型工质,在噪声与振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满足项目所在地的环
境保护要求。
4.主要试验验证情况和预期达到的效果
暂无。
5.知识产权专利等涉及情况
暂无。
6.预期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社会效益:1)本标准加强了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及其附
属设施的安全保护条款,使设备能够做到本质安全:2)管理效能和
管理方式:首次规定了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施的检
测和控制要求,能够实现无人值守,提高管理效能,转变了管理方式。
3)环境保护:本标准要求采用环境友好型工质,在噪声与振动等方
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满足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要求。
产业发展的作用:本标准规定了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设
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与验收基本要求。能够很好的指导产品
的设计和制造,为地热发电设备规范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7.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暂无。
8.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
的协调性
本标准为行业推荐性标准,标准的内容适合国内地热能行业发展
现状,能发挥规范引领作用。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已考虑了与正在修
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充分保证该标准的协调性。与现行相关法
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相互协调,没有冲突。
9.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暂无。
10.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该标准为推荐标准。
11.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的组织实施、技术措施以及实施日期的确定等事项建议遵
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
12.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为新增标准,不涉及现行标准的废止。
13.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暂无。
14.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和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的联系方式。
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起草人:刘超、樊梦芳、刘亮德、陈情来、刘嘉、刘欣、李云、
连天成、杜厚金、徐淼、刘浩、王雨馨、刘发安
参编单位: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起草人:尹刚、尹华劼、杨佐卫
参编单位: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杨崇岳、况国华
参编单位:南京天加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袁智威、丁会修
参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起草人:王剑波、王宇
参编单位:浙江柯茂节能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起草人:王乐民、范振家
参编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起草人:杜振兴、黄浩
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