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 清照后期作品为何沉郁.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李清照后期作品为何沉郁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李清照后期作品为何沉郁

摘要: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在前期多表现婉约、清新之态,而后期作品则呈现出沉郁、悲凉的风格。本文旨在探讨李清照后期作品沉郁风格的形成原因,分析其个人经历、社会背景以及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李清照后期作品的深入解读,揭示其作品沉郁风格背后的深层内涵,以期对宋代女性文学以及词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李清照前期作品多表现婉约、清新之态,而后期作品则呈现出沉郁、悲凉的风格。这种风格转变引发了学界对其后期作品沉郁原因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李清照个人经历、社会背景以及文学传统等方面,探讨其后期作品沉郁风格的形成原因,以期为宋代女性文学以及词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一、李清照生平与创作背景

1.1李清照生平概述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靖康之变,一生坎坷。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名士,母亲也通文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她与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共同研究金石书画,生活美满。然而,靖康之变后,赵明诚不幸去世,李清照独自一人面对国破家亡的悲痛。此后,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生活困苦。尽管如此,李清照并未放弃文学创作,她的词作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清新著称,但后期作品却呈现出沉郁、悲凉的风格。这种风格转变与她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丈夫的离世更是让她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这些经历使得她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故国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李清照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词作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更体现了她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从她的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女性在逆境中的坚韧与顽强,以及她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李清照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让人感叹不已。

1.2宋代社会背景对李清照创作的影响

(1)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对李清照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宋史》记载,宋代人口达到1亿以上,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诗词、书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李清照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她的创作自然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熏陶。

(2)宋代社会对女性的地位和角色有较为宽松的态度,这为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据《宋史》记载,宋代女性参与文学活动的比例较高,许多女性词人如李清照、朱淑真等都有较高的文学成就。李清照的词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更体现了她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李清照的词作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流传甚广,甚至有“易安居士词,天下第一”的说法。

(3)宋代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高度重视,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据《宋史》记载,宋代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和整理文学艺术作品,如《文献通考》中就有关于宋代官方编纂《文苑英华》的记载。此外,宋代文人对诗词的推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文人墨客以诗词会友,相互切磋。在这样的氛围中,李清照得以广泛阅读前人作品,吸收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词风。据统计,李清照一生创作了约200余首词,其中许多作品都直接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如《如梦令》、《声声慢》等作品,都体现了她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把握。

1.3李清照个人经历与创作的关系

(1)李清照的个人经历与她创作的关系密不可分。她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靖康之变,这一历史事件对她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破家亡的痛苦,使她的词作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如《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是她个人经历的写照。

(2)李清照的婚姻生活对她创作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相知相爱,以及赵明诚的早逝,都在她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在她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爱情的渴望、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夫妻生活的回忆。如《一剪梅》中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正是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3)李清照晚年的流离失所,更是成为她创作的重要素材。她在词中多次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正是她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无奈。

文档评论(0)

177****3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学本科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