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
1.秦汉以来,地方机构里面的下属人员,都是由地方长官自己委任,这叫做辟举。隋文帝废除了这一做法,规定所有地方政府机构里面的官吏,一概由中央任免。隋文帝此举旨在()
A.提升官员素质 B.加强中央集权 C.减轻人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2.(2024山西·史料实证)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如下图),遗址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粮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这些粮窖的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含嘉仓粮窖遗址
A.国家统一的条件 B.政治制度的创新
C.商业发展的水平 D.财政经济的状况
3.(唯物史观)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幸娱乐。但时代的需要,当时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新河道的。”材料说明大运河的开通()
A.适应了南北经济发展需求 B.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C.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体现了皇帝的战略眼光
4.(2024成都)唐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
A.珠江水患的治理 B.巴蜀地区的开发
C.郡县制度的推广 D.国家统一的巩固
5.(学史方法·把握史事要素)隋炀帝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水陆交通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洛阳适中的地理位置,可以照顾全局,605年,隋炀帝开始营建东都洛阳。据此可知,其迁都的主要目的是()
A.炫耀国力雄厚 B.巩固政治统治
C.推动交通发展 D.减轻民众负担
6.下表是某学者根据中国古代正史所载的官员出身背景资料,对出身寒微的官员所占比例进行的统计。表中数据的变化有利于()
时期
东晋后期
隋朝
所占比例
6.1%
17.3%
A.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B.防止官员滥用权力
C.提升文官的社会地位 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7.(家国情怀)隋炀帝在见到新编成的《区宇图志》中“以吴人为东夷”后,大为不满,要求重修。他认为,吴是华夏之地,天下名都,并不是东夷,京兆与吴地地位相当。隋炀帝的做法()
A.有利于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 B.顺应了政治中心东移趋势
C.意在调整地方行政管理层级 D.体现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8.下表中的信息折射出隋朝()
事项
概况
出处
修通济渠
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经6个月,修成。
《隋书·帝纪·第三》
改造邗沟
605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数月,修成。
《资治通鉴·隋纪》
A.运河修建技术高超 B.百姓徭役负担沉重
C.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9.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隋文帝即位之初就废除了北周时代从《周官》抄袭来的那一套古老的制度……开皇三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文帝还经常遣使考察地方官吏,褒奖良能,惩处贪污。
——摘编自陈光崇《论隋文帝改革和统一的历史功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4分)
材料二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派官职。……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定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对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的特点。(4分)
材料三就纳谏结果来看,隋文帝纳谏36件,拒谏5件,结果不明的有2件,纳谏率为84%;隋炀帝纳谏7件,拒谏10件,结果不明的1件,纳谏率为39%。……从纳谏内容上看,对于关系国家大计的重要谏议,如用人、边疆等方面的,文帝几乎能够做到全部采纳;反观隋炀帝所采纳的谏议中,约有一半关系国家大事,而另一些则为阿谀奉承之作;他所拒谏的,恰恰是征辽东、巡幸江都、平定农民起义等一些能对国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情。
——摘编自晁中辰《中国谏议制度史》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家兴亡的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B2.D
3.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当时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新河道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适应了南北经济发展需求。故选A。
4.D5.B6.D7.D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摸底考试(含答案).docx
- 陕西省榆林市八校联考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 新疆乌鲁木齐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含答案).docx
- 新课标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9.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 学案(含答案).docx
- 陕西省中考示例卷英语3(含答案,含听力原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