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届重庆市好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传统的儒家教育明确地把“乐”作为“六艺”教育的一部分,使人们在“乐”的熏陶和洗礼中不断巩固其主流和统一的价值观、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社会文化体系。始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周代大约五百年间的各种社会生活场景。孔子称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说明了《诗经》在孔子时期的儒家正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作用。《诗经》通过诗、乐结合的方式,打开了人类听觉的审美之门。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经》应该是当时的歌词集而已,由于当时的记谱问题和传承断代,古代诗歌的音乐表演形式并没有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使得今人所见之《诗经》其实只是这部诗歌总集的文字部分。这一说法,我们也可以从《诗经》的写作手法上得到验证。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基本写作手法。赋,即平铺直叙,我们在古文中常见的就是直接叙事。比,即比方,有时拟人,有时拟物,有时拟事;有的明喻,有的暗喻,这种写作手法增加了古诗文中所描写对象的神秘感和抽象性,也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兴则在古文中起到调节韵律,营造一种上下文层层递进的氛围感的作用。加之《诗经》在语言上多用四言句和语气助词,使今人在朗诵时,更有歌唱的韵味。
另一方面,《尚书·舜典》中记载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诗词都是可以歌唱或吟唱的;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诗乐思想上的“诗乐相达”和“诗乐异理同功”的学术观点也印证了《诗经》是具有歌唱属性的乐诗;明代音乐家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中明确记录了关于《诗经》各个不同部分的调式调性。诗歌通过诗、乐结合的方式,达到语言文学和音乐的融合艺术高度,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教化人心的同时,提升了华夏民族的整体审美素养。
其次,在关于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中,叶嘉莹要求她的学生都要掌握诗词的吟诵技巧规律,其中蕴含中华民族传统音律的声调特点,这一点,在叶嘉莹的学术讲学中也被提及。再次,通过对燕南芝庵《唱论》的研究发现,古代的声乐创作与诗词歌赋的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歌唱时“声有四节”和诗词写作的韵律相似;“歌之格调:抑扬顿挫、顶叠垛换”等的要求,在诗歌的韵律中也同样存在。
由此证明,古时的《诗经》文化与音乐密不可分,大量史载也表明《诗经》本就是以唱诵的形式,让人们记住世间的处世哲学和万物的规律法则。
(摘编自龙秒《〈诗经〉中美育元素在声乐作品中的当代叙事》)
材料二: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诗歌韵律的使用。《诗经》在其韵律的把握方面非常自由和灵活,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没有固定的章法可以遵循,其实不然。
在《诗经》中,随处可以看到实词用韵的情况,这种实词用韵的方式多建构在句尾。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中,将《诗经》中的用韵分为三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是比较常用的用韵方式,即在诗歌的第一、第二、第四句中运用韵律。比如《诗经》中为众人所熟知的《关雎》就是采用这样的一种用韵形式,所谓“鸠、洲、逑”,这也是著名学者王力所说的首句押韵。此外一种情况的用韵是指隔一句押一个韵的方式,比如《诗经》中的《卷耳》就是采用这样的用韵方式,第二句末尾字“筐”和第四句末尾字“行”属于一个相同的声部。最后一种情况的用韵是指诗歌自始至终一直在用韵,从诗歌的第一句到诗歌的最末句都运用了押韵的方式,这样的用韵方式使得诗歌格式公正,句与句之间对称。《诗经》利用韵律,形成了一种对称之美。
在《诗经》的“颂”这一部分也多采用虚词用韵的方式,比如其中的《敬之》。首四句采用的是虚词押韵的写法。在诗歌中用韵,可以协调曲调之间的关系,而且用韵的诗歌更能辅之以乐器进行演奏。《诗经》中的虚词用韵,可以和谐诗歌的声韵。在《诗经》之后的一些民间歌谣,也多采用这一原则进行用韵,比如抗战时期的河北民歌《小白菜》就采用了虚词用韵的方式,使得歌曲节奏更舒缓,音乐性更强。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对《诗经》中为什么采用虚词用韵的方式的白话文解释是,深刻隽永,说话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其声音绕梁,而三日不绝。由此可见,在诗歌中采用虚词用韵的方式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情感感染力,使得诗歌更加悠扬绵长,达到琴瑟和谐的效果。
学者顾炎武对《诗经》的转韵做了详细的介绍。其指出在转韵方面,《诗经》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也传达了不同的韵律美感。首先《诗经》中的转韵具有各自为韵的形式美感。比如在《采薇》中,其第一节的一、三句的最后一个字,《薇》和《归》属于同一部,而该首诗歌的韵脚用在二、四两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小说阅读“叙述视角”专题复习课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 云南省玉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 重庆市部分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docx
- 重庆市主城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 2025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docx
- 2025届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检测语文试卷.doc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3套)(含答案).pdf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3套)(附答案).pdf
- 2025年中国现场服务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后附答案).docx
- 肿瘤病人的营养护理.ppt
- 质量与密度(知识清单+方法清单)—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与核心素养精练【学生版】.docx
- 跟着节气去探究(课件)-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科版.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3套)(及答案).pdf
- 2025年中国玻壳用颗粒和粉状氧化锌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玻棉夹芯平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