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心得:巧用物质手段调节课堂教学.docx

2025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心得:巧用物质手段调节课堂教学.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心得:巧用物质手段调节课堂教学

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听评课。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既可以在听课的过程中汲取优秀教师精品课中的养分,又可以在自己磨课讲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这不,又到了本学期的教学赛讲时间,我在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选中了一节名为《贝的故事》的识字课作为赛教课题,接下来就要好好准备了。

经过我的精心准备和组内老师的帮助,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都已安排得当。但就在讲课的前一天下午,我又突发奇想:作为内陆地区的学生,是很少有人能有机会接触到“贝壳”这种东西的。即使有人见过,多数也是在影视剧作品或者网络视频里,而非现实生活中。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贝”的故事,帮助学生识记贝字族的汉字。如果能让学生亲眼观察到贝壳的样子,并把贝壳作为这节课表现优秀的奖励,孩子们在这节课上会不会擦出特别的火花呢?说干就干,当天晚饭,我就把海鲜给家人安排上了饭桌,再把剥离的贝壳洗净晾干,以备第二天使用。

第二日,《贝的故事》这一课如期而至。在一段谈话导入过后,我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贝壳,孩子们没想到我会真的带了贝壳来,兴奋得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有的孩子甚至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贝壳,当他们得知我会把贝壳作为课堂表现优秀的奖励后,更是激动得摩拳擦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的问题,希望与我交流来表现自己,即便是那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也怯生生地举起了小手。虽然大家都如此积极踊跃,但课堂依旧没有乱了秩序,孩子们坐下时姿态端正,站起时洪亮有礼,就连平时课堂捣蛋的几只小皮猴子,此时也直挺挺地坐着,那板正的样子好像生怕我没有注意到他们。回想平时,“坐端坐正”口号喊的震天响,可散漫的孩子依旧难以保持好状态。沉闷的孩子再怎么鼓励,叫起回答问题时也难免一言不发。今天的课堂才算真正做到了活泼有序。

接着,我趁势让孩子们观察了贝壳的外形,有个孩子立马抢答道:“贝壳打开的样子跟书上贝字的甲骨文一模一样。”他发表这个看法时,我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展示提前准备好的“贝”字演变的PPT。但我当时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看PPT了,有什么能比观察实物更直观更印象深刻呢?我又请同学摸了摸贝壳的手感,近距离观察它的光泽与风采。果然,孩子立马懂得它漂亮珍贵、易于保存的特点,至于为什么由此衍生了“赚、赔、购”等汉字,大家也便恍然大悟。一节语文课,最难捅破理解这层窗户纸,但因为这个小小的贝壳,竟然迎刃而解了。一节好课,最难也在组织好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但因为这个小小的贝壳,竟也毫不费力地做到了。

现在想想,我真不应该把课堂束之高阁。谁说好课一定在文字里?谁说实物是科学课的专利?利用好手边的物质条件,课堂教学与组织就能事半功倍,这可比一百句“坐端坐正”管用得多啊!

文档评论(0)

158****0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付费阅读确认后再下载,谢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