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1课时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示意图,判断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分析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3.结合示意图,掌握板块构造学说内容,运用板块运动原理分析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海拔5900米处发现一块阔叶树的树叶化石。经鉴定,这是高山栎(lì)树叶化石,年龄为200多万年。然而这类阔叶树现在在同纬度生长的海拔上限是3000米。这一重要发现表明,青藏高原在近200多万年中发生了大幅度抬升。
思考:
是什么力量驱使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的?
学习目录
目录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地质构造与地貌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岩层的变形和错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褶皱和断层。
褶皱
断层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类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2)基本形态:
背斜和向斜
阅读课本P27,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背斜、向斜的形态特征?
对比背斜、向斜中间和两翼岩层新老关系。
褶皱形成初期,背斜、向斜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2)基本形态:
背斜和向斜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判别
背斜
向斜
岩层新老关系
1
2
3456
3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1
2
3
4
5
6
4
3
3
4
4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形倒置(逆地形)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3)背斜和向斜的应用:
覆盖岩层
天然气
石油
地下水
不透水岩石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3)背斜和向斜的应用:
天然拱形
不易坍塌
不易积水
岩性坚硬
地基牢固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背斜
①石油天然气:岩层封闭,为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
②隧道: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利于排水
③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采石容易。
向斜
①地下水:底部低凹,易汇集地下水。
②探矿: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
不易被侵蚀,煤、铁等保留较好。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称为断层。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断层的位移方向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并由此形成不同方向上的地貌错断现象。
(2)断层的位移方向: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3)形成地貌:
水平方向位移,岩层错断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位于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是地球表面最长和最活跃的断层之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度超过1200千米,深度约16千米。断层两侧的地壳相对发生水平位移。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3)形成地貌:
垂直方向位移,岩层错断
①两断层之间相对上升处为地垒,经风化侵蚀常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②两断层之间相对下降处为地堑,常形成构造盆地、谷地或低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③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相对上升的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或高地;
相对下降的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河谷、河流。
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都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石出露在美国圣安德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1.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向斜和背斜。
2.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相对运动方向。
3.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都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石出露在美国圣安德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1.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向斜和背斜。
从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发生一系列弯曲的地方是褶皱,其中岩层向上弯曲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都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石出露在美国圣安德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2.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相对运动方向。
从图中可以看出,某一岩层的延伸,出现断裂并有明显错位的地方为断层,沿着断层线确定两侧的岩层是相对上升还是相对下降。
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 高二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
- 1.4 太阳视运动和日晷教学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一.pptx
-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1.4地球的演化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pptx
-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
- 2.1碳排放与环境安全 高二地理下学期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pptx
- 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 2.2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件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2.3.1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配套练习 第10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曲折——改革开放前.pdf
-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配套练习 第14讲 工业文明的兴起与转型——两次工业革命时期.pdf
-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配套练习 第12讲 世界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上古时代至中古时期.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配套练习 第14讲 工业文明的兴起与转型——两次工业革命时期.docx
- G7718-2025与GB 7718-2011标准对比表格.xlsx
- 紫玉米提取物编制说明.pdf
- GB 7718-202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修订亮点解读.pdf
- 企业商业秘密维权指南.docx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问答.docx
- GB 10770-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与2010版比对.xlsx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4590.8-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8部分:支持过程.pdf VIP
- HyperMesh软件2020版帮助文档.pdf VIP
- 东芝扶梯TE-S1 标准7K图.pdf
- 强化练八 系统分析(含解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专题八 系统分析 学案(含解析)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精品课件——项目一 老年常见疾病的特点及照护.pptx
- 医学决定水平和危急值.pdf
- 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强化练十四 结构设计(含解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2024年行政管理专科-大学语文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