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外脚手架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体系
根据项目部成立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建立合理的安全保证体系(如图11.1-1)
图1-1安全保证体系框架图
2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2.1防触电措施
钢脚手架在架设和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钢脚手架需要穿过或靠近
380V以内的电力线路,距离在2m以内时,应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对电线和钢脚手架
等进行包扎隔绝。钢脚手架采取接地处理。在钢管脚手架上施工的电焊机和混凝土振
动器等,要放在干燥木板上。操作者要戴绝缘手套,经过钢脚手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
并采取安全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照规范要求设置TN-S三相五线接零保护系统,
实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开关箱中漏电保
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2.2防雷措施
外脚手架立杆基础外侧应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地基。钢管架设置避雷针,分
置于主楼外架四角和中部立杆之上,并连通大横杆,形成避雷网络,并检测接地电阻
不大于30欧姆。设置避雷针,采用直径30mm,壁厚3mm的镀锌钢管。各种防雷接地
线和引下线都在同步施工,建筑物的竖向钢筋就是防雷接地的引下线,所以要在架体
上东南西北四面设置一至两个点,大的建筑物每隔30m部位增加一个防雷点,用直径
大于12mm的圆钢把架体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竖向钢筋焊接起来(焊接长度大于接地直
径的6倍)。是架体良好的接地,使冲击电阻值不大于30欧姆,从而达到防雷的目的,
或与建筑物上的避雷带连接防雷电。在施工期间遇有雷雨时,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需
离开脚手架。接地极:采用直径为25mm的圆钢,按照脚手架每40m设置一根。接地
2
线:采用截面为16mm铜导线,接地线的连接保证接触可靠。在脚手架底部立杆钢管连
接避雷导线,引入地下并深埋。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2.3防火措施
(1)防火教育
①现场要有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每月对职工进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组织防火
检查,建立防火工作档案。
②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动
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用火证当日有效。动火地点变
换,要重新办理用火证手续。
③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
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
④因施工需要搭设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盗、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才材料。
⑤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用非燃材料支搭。易燃
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火符合规定。不准在工程内、
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
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必要时,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
⑦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未经保卫部门批准不得使用电热器具。
⑧氧气瓶、乙炔瓶(罐)工作距离不小于5m,两瓶同时明火作业间距不小于10m。
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
⑨在施工程要坚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别在进行电气焊、油漆粉刷或从事防火
等危险作业时,要有具体防火要求。冬施保温材料的存放与使用,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凡经有关部门确定的重点工程和高层建筑,不得采用可燃保温材料。
(2)用火审批
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动火
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用火证当日有效。动火地点变换,
要重新办理用火证手续。凡是进行电、气焊作业的,必须先填用火申请表,现场栋号
长或区域负责人及项目部安质部签字后,方可生效,否则不准进行作业。用火审批证
明中必须注明施工单位、工程名称、用途、用火部位、看火人和灭火器材等内容。
(3)消防设备
施工工地用火时需要在建高层建筑随层消防水源管道(立管为2寸)及加压泵设
置情况;检查高层各个楼层留有消防水源接口及手提式灭火器配备情况下消防水源要
50mm-60mm以上镀锌管连接,消防接口不得超过三层,施工单位要严禁超层数接口,在
每一层上需要配备消防储水桶,否则出现安全事故由施工单位自行负责。
2.4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并系牢。
(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