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育学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提出近代中国教育目的的“五育说”的是()
A、孙中山
B、蔡元培
C、康有为
D、袁世凯
正确答案:B
2.以下不属于德育功能的是()。
A、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B、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C、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
D、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
正确答案:D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正确答案:A
4.()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其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社区教育
D、课外教育
正确答案:A
5.儿童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A、脂肪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正确答案:C
6.教育研究的选题需要充分估计完成研究问题时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这在选题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创新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价值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正确答案:B
7.不属于教师的义务是()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B、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正确答案:D
8.将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从而组织教育教学内容的课程形式是()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程
D、学科课程
正确答案:D
9.课外校外活动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与
B、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C、学生自愿选择的
D、受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规范
正确答案:B
10.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教育城乡、东西部、民族、性别等方面差异()
A、不大
B、可控
C、不明显
D、十分明显
正确答案:D
11.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所按照的是()
A、教育水平
B、教育指引
C、教育要求
D、教育目的
正确答案:D
12.青少年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因此,对缺氧十分敏感,学生的学习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
A、1/5
B、1/2
C、1/3
D、1/4
正确答案:B
13.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类型,被称为()
A、分支型学制
B、复合学制
C、单轨制
D、双轨制
正确答案:A
14.终身教育在教育主体维度上强调的是()。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自我教育
D、网络教育
正确答案:C
15.在文艺复兴前后,欧洲国家出现了一类从教会中独立也来的,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在德国和法国称为()。
A、实科中学
B、公学
C、文法中学
D、文科中学
正确答案:D
16.美国学者施瓦布建立的课程编制模式叫做“实践折中模式”。他认为课程有4种基本要素,即教师、学习者、环境和()。
A、家庭文化
B、学科内容
C、学习方法
D、社会生活
正确答案:B
17.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说理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正确答案:D
18.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的是()
A、斯宾塞
B、陶行知
C、马斯洛
D、杜威
正确答案:D
19.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具有()
A、正式性
B、非正式性
C、特殊性
D、情感性
正确答案:B
20.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
A、反抗行为
B、自我服务行为
C、人际纪律
D、自我约束
正确答案:C
21.描述性研究方法不包括()
A、自然实验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调查法
正确答案:A
22.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疏导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正确答案:C
23.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制的、师生直接运用于教学的课程材料是()
A、课程设计
B、教科书
C、课程计划
D、课程标准
正确答案:B
24.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
A、个人需要
B、科学技术
C、社会需要
D、科学知识
正确答案:C
25.早在唐代,对各级学校的入学条件就已作出了严格的等级规定,这表明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因素是()。
A、个体身心发展特点
B、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C、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正确答案:B
26.教师把自己所知转化为学生所知、把自己所能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