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8118-法律基础(加试)-综合测验
(课程代码08118)
助学机构(代码):???????????专业:??????????
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
?
?
?
?
?
评卷人
?
?
?
?
?
?
卷面总分?:100???及格分数?:6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A.
占有权
B.
使用权
C.
用益权
D.
处分权
标准答案:
D
2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不负刑事责任
标准答案:
A
3
思想指人的()。
A.
理性认识
B.
科学思维?
C.
自觉意识
D.
系统知识
标准答案:
A
4
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
A.
忍让
B.
软弱
C.
教养
D.
妥协
标准答案:
C
5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映了()
A.
自然规律
B.
唯物史观
C.
英雄史观
D.
历史传统
标准答案:
B
6
在价值关系中()。
A.
人永远是主体
B.
主体永远是人
C.
物可以是主体
D.
客体永远是物
标准答案:
B
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A.
权利
B.
权力
C.
义务
D.
权利和义务
标准答案:
D
8
()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A.
追求真理?
B.
自强不息
C.
勤劳勇敢
D.
关心国家
标准答案:
A
9
()是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
A.
立志?
B.
学习
C.
内省
D.
实践
标准答案:
D
10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
党中央
B.
国务院?
C.
广大人民群众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标准答案:
C
11
婚姻的基本要求是()。
A.
婚姻自主
B.
情感基础?
C.
相濡以沫
D.
共同生活
标准答案:
A
12
()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深层次的、核心地位。
A.
人生观
B.
人生价值观
C.
历史观?
D.
世界观
标准答案:
B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标准答案:
C
14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标准答案:
C
15
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元罚款。交警的行为属于()?
A.
抽象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
C.
被动行政行为
D.
非要式行政行为
标准答案:
B
16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
国内法和国际法
D.
实体法和程序法
标准答案:
C
17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
领导
B.
指导
C.
监督?
D.
管理
标准答案:
C
18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所有。
A.
刘母
B.
刘父
C.
幼儿园
D.
刘迪
标准答案:
D
19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批准。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最高人民法院
D.
中共中央政法委
标准答案:
B
20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标准答案: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人的境界是()。
A.
人的技术水平
B.
对人生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的总体水平
C.
人生修养的落脚点
D.
人生价值的体现
E.
社会地位的反映
标准答案:
BCD
22
法律与政策的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