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标本采集常见错误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本采集常见错误分析

送检标本的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主要过程的质量

管理。大多数不满意的检验报告单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分析前

标本的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标本采集是影响标

本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在加强与临床、护理沟通的同时,坚持标本

的核实验收和不合格标本退回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把好标本质量关。以下是

近年来血液及其他标本采集中最常见的错误,希望能引起重视。

1.凝血不充分:此类错误排在第一位,主要是抗凝血中存在小凝块,多发生

在血常规检测中,为采血后标本没有充分颠倒混匀所致;另外,标本量过多,

由于抗凝剂的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凝块的可能性增加。微血凝块除易

阻塞检测仪器外,由于血液内部分成分的消耗而影响检测结果。一份只有仔

细检查才能发现小凝块的标本,可以使血小板降低30%甚至更多,红细胞、

白细胞计数也可以降低10%左右。我们规定,对用于血常规的标本均轻轻颠

倒并仔细观察,绝大部分可以检查出。

2.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正确:在凝血功能测定中,常有一些标本量明显不足,

特别是儿童和入院检查病人标本,由于小孩采血难,入院时需检查项目多,

最易发生抽血量不足,使PT、KPTT和TT假性延长,将误导临床诊治。因此,

血液未到刻度的标本一律退回重抽。

3.标本溶血:许多指标在红细胞内和血清(血浆)明显不同,溶血可使LDH、

HBDH、血K+、AST、ALT或等值异常升高。此类错误是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

惯造成,如:压脉时间过长,采血不顺利、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

未取下针头或用力过猛、等均可造成溶血。我们作过实验,选择20位体格检

查者,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⑴用注射器抽血后不去除针头直接将针头插入

真空采血管,这时在真空管负压作用下针管内的血液被吸入;⑵用注射器抽

血后先除去针头,然后打开真空采血管盖子缓缓注入标本,两种采血方法的

标本同时作部分生化项目检测,结果是:前者比后者LDH上升23.4%-58.2%,

平均33.7%;HBDH上升22.5%-61.4%,平均35.4%;AST上升6.7%-31.6%,

平均13.7%;ALT上升4.7%-18.2%,平均11.4%;血K+上升23.7%-71.2%,

平均36.1%,其它如TP、GGT和UREA等也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我们主

张用真空采血系统自然流出的标本为宜,如果必须用注射器抽血,抽血后要

取下针头,再缓缓将血液注入标本采集管。对于未用真空采血系统的单位,

若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有空气进入或产生泡沫,使用劣质采血器,

标本收集管没有干燥均易造成溶血。

4.采血部位不当:有些病人需多次检查,或输液时间较长,有的护士会在病

人输液更换瓶子时放出一些血液送检,即使先去除前面的10ml血液,结果也

整理为word格式

有明显变化。如一例输脂肪乳后直接从输液的静脉中采血,导致了许多结果

错误,影响前三位的是:TG为12.4mmol/L(平时为1.0mmol/L左右),血小

板达560×109/L(上升了4倍多),总蛋白浓度从60左右上升到91.6(g/L)。

其它常有明显影响的有血糖、血电解质等项目。虽临床也知道正确的采血方

法,但由于护理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量超负荷,不时有此类标本送检,只有

反复与临床沟通、宣传,加上对标本审核,对于血细胞比例明显不对,结果

不合理或有异常变化,及时与临床联系,减少不合格报告发出。

5.采血量不足:对于血培养而言,采血过少可降低培养的阳性率。有文献报

告,当培养的血量从2ml增加至20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50%,培养

血量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由于标本已经注入培养瓶,不能检查是

否符合要求,只有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努力提高检验质量。

6.标本采集时间不当:对细菌培养、激素检查、找疟原虫或丝虫病原体,需

在特定的时间,以提高阳性率。

7.标本运送和处理不及时:标本的运送虽不属采集范畴,但标本采集再规范,

若不能及时送检,将严重影响检验质量。尿常规标本需在二小时内检测完成,

否则细胞等有形成分开始破坏;离体过长的标本作血细胞分析时会影响分类

结果;生化检测的标本也因为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而变化。我们要求标本及时

送检,到检验中心的标本尽快测定,不能及时测定的生化、免疫等标本及时

分离血清,加盖并置4℃冷藏。

以上是标本采集过程常见的错误,属于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做好分

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

文档评论(0)

智洲云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