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UNSPSC
25.040
32.15.20
CCS N10
团 体 标 准
T/UNP267—2024
DCS工控网络安全审计分析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forDCSindustrialcontrolnetworksecurityauditanalysissystem
2024-11-14发布 2024-11-14实施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发布
T/UNP267
T/UNP267—2024
T/UNP267
T/UNP267—2024
PAGE\*ROMAN
PAGE\*ROMANIII
PAGE\*ROMAN
PAGE\*ROMANII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系统架构 1
功能要求 1
九元组解析模块 1
DCS协议解析模块 2
IT白名单模块 2
OT白名单模块 2
报文存储模块 2
流量转换模块 2
轮询读取模块 2
工艺点表模块 2
边缘计算模块 2
实时预警输出模块 2
性能要求 2
接入速率 2
处理能力 2
无故障时间 2
接口要求 3
设计原则 3
接口开发 3
接口发布 3
接口更新 3
授权验证 3
数据要求 4
数据采集 4
数据传输 4
数据存储 4
数据备份 4
数据管理 5
安全要求 5
网络安全 5
数据安全 5
安全审计 5
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 6
安全管理 6
运维要求 6
运行 6
维护 6
评价改进 7
评价 7
改进 7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方电气中能工控网络安全技术(成都)有限责任公司、中科企服(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中科信泰(深圳)信息技术限公司、辽宁省友策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宇、梁海、李秋宏、李斌、缪远银、赵东、程钰、林姿邑、冯鹏飞、杨刚、杨凯宇、郑祥、史媛媛、谭艺玲、刘芮歌。
引 言
为助力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依托联合国采购体系,制定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贸易效率提升,减少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增强消费者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分类代码(UNSPSC,UnitedNationsStandardProductsandServicesCode)是联合国制定的标准,用于高效、准确地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在全球国际化采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和平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高效、有序发展。
围绕UNSPSC进行相关产品、技术和服务团体标准的制定,对助力企业融入国际采购,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件采用UNSPSC分类代码由6位组成,对应原分类中的大类、中类和小类并用小数点分割。
本文件UNSPSC代码为“32.15.20”,由3段组成。其中:第1段“32”为大类,表示“电子元件及用品”,第2段为中类,“15”表示“自动化控制装置及组件及附件”,第3段为小类,“20”表示“过程控制或成套自动化系统”。
T/UNP267
T/UNP267—2024
T/UNP267
T/UNP267—2024
PAGE
PAGE1
PAGE
PAGE2
DCS工控网络安全审计分析系统技术要求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DCS工控网络安全审计分析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数据要求、安全要求、运维要求及评价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DCS工控网络安全审计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维护。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系统架构
DCS工控网络安全审计分析系统设计遵循分层架构原则,系统架构见图1,应包括以下内容:
应用层:负责实现主要业务功能,包括九元组解析、DCS协议解析、IT白名单、OT白名单、报文存储、流量转换、轮询读取、工艺点表、边缘计算、实时预警输出等模块;
运维层:负责系统的日常监控、故障处理与性能优化,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支撑层:为系统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及中间件等基础服务,支持应用层的正常运行;
网络层:保障系统各模块之间的高效通信和数据的安全传输;
硬件层:提供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硬件资源,确保系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需求;
安全层:通过权限管理、数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