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读古诗文,不但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借“①,”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来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蒹葭》中“②,”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传唱表达对心中思慕人的遥不可及;《关雎》中“③,”两句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陶渊明《桃花源记》中“④,”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景象;柳宗元《小石潭记》中“⑤,”两句生动地写出了溪流的曲折悠远。

二、基础知识综合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本来呢,从前私shú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怎么说将来用得着?那些时候行科举制度。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科举分几级,考中的得着种种出身或资格,凭着这种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作好作dǎi,都得先弄个资格到手。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惟一的出路。每个学生都先读“四书”而且读的是朱注,便是这个yuán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私shú()????囫囵吞枣()????作dǎi()????yuán()故

(2)下列词语中与“背诵”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领域 B.美丽 C.撺掇 D.大约

(3)以上文段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四书”第七》,“四书”指的是《》《中庸》《论语》《》

(4)《“四书”第七》中提到,《论语》中蕴含着“君子”“仁”“时习”“择善”等可以让读者终身受用的学习做人或做学问的道理。请结合《论语》中的一个句子,谈谈你对其中蕴含的做学问或做人的道理的体会。

三、综合性学习

3.八(1)班开展“漫步古诗苑”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为了烘托气氛,需要张贴一则宣传标语。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一组对偶句,作为宣传标语。

领略???精神???诗词???风骨???感受???培养???古人???精髓

宣传标语:

(2)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小刚收集到以下几句诗,请你为这一组诗命名,应为《》。把下面几句诗描写的景物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

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活动结束,班长写下了一段感言,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中华古诗词典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A】从“诗三百”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一首首情韵盎然、铿锵有力的诗词,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承载着先贤的思想智慧、高雅情趣和高远情怀。【B】中华古典诗词表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它们璀璨芬芳。没有诗意词韵的文字是苍白无力的,失落了诗情画意的民族是没有创意和想象力的。【C】学习、亲近中华古诗词能够涵养博大情怀,获得生活情趣,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①画线句【A】有一处标点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画线句【B】搭配不当,可将“”改为“”。

③画线句【C】语序不当,应将“”与“”调换位置。

四、现代文阅读

老井

刘强

①旅居异乡,常常怀念故乡,尤其是老井。每次返乡,必定会去看看村里的两口老井,那是故乡水汪汪的眼睛。

②故乡仅存的两口老井已经严重淤塞,残破不堪,就像两只伤残的眼睛,完全没有童年时的明净、清澈。故乡仿佛已经老去,曾经明亮的眸子已经四陷、干瘪、浑浊,甚至即将失明。

③这两口老井何时挖掘的,只有村子里最年长的老人才能大致说出它的身世。我们只知道它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