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6_T 1923-2023 传统砖制龙窑营造技艺规范.docx

DB36_T 1923-2023 传统砖制龙窑营造技艺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81.080

CCSQ42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923—2023

传统砖制龙窑营造技艺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heconstructionoftraditionalbrickdragonkilns

2023-12-28发布2024-07-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923—2023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龙窑制砖技艺 1

5龙窑营造流程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传统砖制龙窑长度与烟囱高度关系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传统砖制龙窑图例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传统砖制龙窑窑体结构图 7

II

DB36/T192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靖安县靖窑陶瓷坊、靖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景德镇宋元清白瓷研究所、景德镇市东方古陶瓷研究会、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伍映方、冯欣、王水彬、伍超、伍士、舒卫才、郭海仁、杨璇、李霞、李峰。

DB36/T1923—2023

III

引言

龙窑作为柴窑的一种,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龙窑传统烧制技艺是陶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们所处时代的人文精神。时至今日,中国颇具生活气息和独特艺术风范的龙窑几近绝迹,作为上千年的传统成熟工艺,以标准为记录方式是对我省地域文化及非遗传承技艺保护的有效手段,实现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总结、研究与实践。

对于龙窑营造的技艺要点,起草组进行了全面梳理,以传统砖制龙窑营造技艺为研究与建设范畴,对龙窑的整套营造流程做了完整的总结归纳,利于龙窑建设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DB36/T1923—2023

1

传统砖制龙窑营造技艺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传统砖制龙窑营造技艺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挛窑营造技艺、营造技艺流程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传统砖制龙窑的营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10326定形耐火制品尺寸、外观及断面的检查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统龙窑traditionaldragonkiln

又称蜈蚣窑或蛇窑,均依斜坡(坡度15℃)而建,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是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龙窑结构分为窑头、窑身、窑尾三部分,呈长隧道形,由预制砖块垒砌而成。窑体、窑房和坯房的独特形状、结构、材料和功能要求成就了窑房营造的独特技艺。龙窑面积更大,流通更加均匀,质量好,产量高;而且龙窑对材料的要求不高,结构简单,造价较低,而且松柴着火温度低,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燃烧速度快。

3.2

窑体结构kilnstructure

传统砖制龙窑分为窑头、窑身、窑尾三部分,呈长条隧道型。窑头由护墙土、窑体侧墙、窑拱、护墙、投柴口与落灰坑构成,窑头设有预热室;窑身由窑门、护墙、护窑土、窑身投柴口、窑体框架构成;窑尾由烟囱(直排口)、通火口、进风抽力调节口组成。

4龙窑制砖技艺

4.1原料

4.1.1黄土

2

DB36/T1923—2023

4.1.1.1黄土中包括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具备高黏性,其中黏土矿物成分主要为水云母、高岭石及蒙脱石,使黄土具有吸附、膨胀、收缩等特性,在加水反复搅拌后具有较强的黏性,且耐火度较高,在窑砖烧制过程中不易断裂。

4.1.1.2以黄土为原料做窑砖黏性强、耐火度高、收缩比均匀。

4.1.2红土

4.1.2.1红土是由碳酸盐、富铁硅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一般呈褐红色,具有高含水率,低密度、黏性强,压缩性低等特性,红土中含铝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耐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