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湖北省楚天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济日报》专访林毅夫:以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关系国家发展大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应该构建何种关系?哪些产业能借力数字经济“换道超车”?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
“换道超车”带来发展机遇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对于未来中国经济有怎样的意义?
林毅夫:发展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的机会,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数据优势。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21世纪的“石油”,中国有超10亿网民,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数据来源国。二是人才优势。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高智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绝对量高,因此在研发上有人才优势。三是市场优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中国有最齐全的产业配套,不仅是数据大国、人口大国,也是市场大国、应用场景大国,这些优势结合起来将是我们发展数字经济的机遇。
中国产业大致可以分成五种类型,包括追赶型,如装备制造业中的大部分领域;领先型,如家电业、移动通信业中的一部分;转进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部分环节;“换道超车”型,如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战略型,如国防军工产业。对于这五种类型的产业来说,数字技术都有着重要意义。比如,汽车业是一个标准的追赶型产业,但汽车与数字结合后带来的无人驾驶等新技术,以及汽车业向服务业延伸,都是中国汽车业追赶的机会。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请问,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靠的是什么?
林毅夫: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就要用好中国的比较优势。在数字产业化方面,中国在软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等领域有优势,要继续加强。在核心技术的硬件部分,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要正确看待中国没有比较优势的核心技术。数字经济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企业要取得核心技术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利润决定了研发投入总量,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因此,具有这些核心技术的企业一般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如确实存在我们无法使用的核心技术,就要用新型举国体制去解决。
中国要高质量发展,就要考虑成本和盈利,不可能自己研发所有的产品和技术,要保持对外开放。同时,要对其他产品和技术保持跟踪,了解世界发展,也了解自己的差距,并保持迅速克服差距的能力,但绝不能搞全部国产替代的自我封闭的发展道路。
记者: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遇到哪些瓶颈,应该如何突破?在这其中,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应该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林毅夫:数字经济是一个新产业,其应用场景还有待继续探索创新。目前,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发展较好,产业互联网发展还有待深入。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大企业进展较好,中小企业才刚开始。从规模经济角度来看,中小企业想要自己掌握这些技术的投入较高,因此要帮助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化改造提升竞争力,需要一些平台公司开发专门的技术来帮助中小企业,政府也要给予一定鼓励。
数字经济建立在数据要素基础上,以数据库为例,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石,其性能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大企业自身有积极性,投入能力也高,中小企业就需要政府支持。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在服务业上进展较快,但在制造业上还有差距,需要针对不同产业特性提供相应的措施,克服法律法规滞后于产业发展等障碍。
融合才能拓展更大空间
记者:您认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应该构建一种怎样的关系?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哪些产业和行业将会抢占先机?
林毅夫: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应该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在融合过程中,消费服务业走在最前面。如腾讯、阿里、京东、拼多多等服务平台有很多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不落后。原因在于,一是中国有较好的通讯、互联网网络基础;二是大城市人口多并且较为集中;三是中国有发达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四是中国人工成本相对较低。
在生产服务业方面,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因为生产服务业的附加值高,比如律师业、会计业,在智能化、数字化后能替代的人工成本价值很高,这更适合发达国家的国情。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还有提升空间。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具备优势,可以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1).docx
-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勾股定理(六大题型,60题)(解析版).pdf VIP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高教 ch7 平台与双边市场、ch8 数字贸易.pptx
- SN_T 0987.6-2013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容器检验规程 第6部分:柔性中型散装容器.pdf
- 数学建模国赛优秀论颜色与物质浓度辨识.pdf
- 对公客户经理考试题库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 37号令-危大工程管控要点和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对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doc VIP
- 脊髓灰质炎知识培训课件.ppt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