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郑州官庄遗址的铸铜作坊,保留了公元前640~前550年与布币铸造相关的4类遗存,包括大量布币成品、尚未使用的芯范、已使用的芯范以及外范。它们的制作()

A.提高了青铜的冶炼技术 B.适应了商业的功能转化

C.推动了金属货币的产生 D.体现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2.据考古发现,汉代某村落遗址中每户之间均有农田毗地相隔,庭院外围开挖鱼塘,周围多种植桑树等,以追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的生活状态。据此可知,该村落布局()

A.受益于精耕细作水平的提升

B.折射出自然经济的生产形态

C.反映了天人合一理念的盛行

D.体现了避世而居的隐士生活

3.下图1为《后汉书·循吏列传》中关于许荆的相关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许荆)尝行春到耒阳县,人有蒋均者,兄弟争财,互相言讼。荆对之叹曰:“吾荷国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乃顾使吏上书陈状,乞诣廷尉。均兄弟感悔,各求受罪。

A.尊儒崇礼的时代氛围 B.以法治国传统的消亡

C.以经注律的社会风气 D.恢复传统秩序的需求

4.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颁布《遣使黜陟诸道敕》。据此敕令,黜陟使可以对“贪冒赃私,干犯名教,或衰老疾病,或无政理者”立即停职并上报;对“为政尤异者”,大力表彰和宣传。唐玄宗此举旨在()

A.保障选官制度公平 B.拓宽对官员的监察渠道

C.削弱世家大族势力 D.强化对地方的监察效能

5.下图为唐代广州城空间分布平面图。这体现了()

A.城市政治功能下降 B.经济发展打破坊市格局

C.南方市镇经济繁荣 D.海外贸易影响城市布局

6.1074年,宋朝对成都府路、利川路的茶叶实行官榷,设茶马司,专掌以茶易马。从此,茶马交易开始成为定制,且出现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茶马法”,政府以此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据此可知,宋朝茶马交易()

A.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B.根植于发达的商品经济

C.有利于稳定边疆地区形势 D.增强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7.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搜集整理的明清时期临清州(位于现山东聊城市)的资料。据此判断,最符合该小组研究结论的是()

·“兵民杂集,商贾萃止,骈樯列肆,云蒸雾澹,而其地遂为南北要冲,岿然一重镇矣”。

·“与京津江浙互通有无,可得风气之先”。

·商船和其他船只南来北往,途经临清,“商贾辐辏”“市肆毂击”。

A.大运河推动城市的发展 B.集镇壮大促进专业分工

C.长途贸易加快资本集聚 D.地理环境影响文化习俗

8.有研究发现,明清时期玉米的种植时间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存在一种U形关系。即在玉米种植初期,确实可以减少农民起义的发生,但这种效果会逐渐减弱。当玉米种植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又会促使农民起义发生。这表明,玉米种植的扩大()

A.是农民起义爆发的诱因 B.导致社会矛盾的持续激化

C.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程度 D.未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

9.1849年,清政府海关关税收入为472万两,1864年增至787万两,1871年突破了千万两大关,1908年达到3293万两。这一现象()

A.表明关税已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B.体现了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

C.缓解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

D.反映了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10.1899年,大清邮政官局颁布了《与各国在华分局交接办法章程》。该章程规定:“凡不出外洋之信件须粘贴中国信票(即邮票);各国分局交付信件总包由中国邮局代递,应付洋银若干。”该规定()

A.实现了国家邮政的统一

B.体现了维护邮政主权的意识

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反映了邮政体系的日趋完善

11.下图为部分学者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认识。由此可知,晚清选官制度变革()

·科举制度取消,群体性的社会心理挫折不断聚结为反体制的力量。

·在新的学校制度导向下,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与政治取向都发生了潜在的变化,皇帝和儒家学说不再是人生价值的核心。

A.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性 B.确立了新式的教育体制

C.加速了民主革命的发生 D.提高了官员队伍的素质

12.苏维埃政权选举时,强调工人和农民在代表中的主体地位;抗日民主政权选举时,按照“三三制”原则分配代表名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