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概况.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

概况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组2007.5.*“数学文化”课程组

2007年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该“申报书”所填写的“讲授课程”:成果主要内容之一:“数学文化”、“抽象代数”“数学文化”选修课一、“数学文化”课的开设*开课的背景:南开大学是1999年首批建立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现在已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类的课程近百门。开设的时间:2001年2月以来,已讲授了九轮课程的性质:校公共选修课(另有“高等数学”必修课)选课的学生:理科、工科、经济、文科各专业课程的任务:教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质,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课程的效果:六年多的实践证明,“数学文化”课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关于“数学文化”*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数学文化”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加强对数学创新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1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2在提高一个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数学训练的作用,是其他训练难以替代的。3与一般数学课的区别*一般的数学课,是以数学的知识系统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进行教学。“数学文化”课,则可以从数学典故、数学问题、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角度切入,并以它们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进行教学。例如,历史上三次数学危机的典故、有限与无限的问题、类比的方法、抽象的观点、数学审美的思想,等等。本课程组织的材料比较丰富,涉及的数学知识又深浅适当,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并有所收获。全校近70个专业,都有学生选修过该课。一般的数学课,是以讲授数学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为主要目的。“数学文化”课虽然要以知识为载体,却并不以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教授数学思想为主,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

现在的数学课,由于各种原因,常常采取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讲授方法。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得较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而这些数学素养,反而是数学让人终身受益的精华。“数学文化”课的内容*第一章概述§1.数学是什么§2.数学发展简史§3.数学的魅力第二章若干数学问题中的数学文化§1.古代规尺作图难题§2.五次方程的根式解§3.黄金分割§4.哥德巴赫猜想§5.从勾股定理到费马大定理§6.海岸线的长度第三章若干数学典故中的数学文化§1.《九章算术》与《海岛算经》§2.芝诺悖论与无限§3.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4.韩信点兵与中国剩余定理§5.阿波罗尼奥斯与《圆锥曲线论》§6.欧几里德几何与非欧几何§7.麦克斯韦方程与电磁场§8.希尔伯特和他的23个问题§9.哥廷根的兴衰§10.国际数学家大会与菲尔兹奖第四章若干数学观点中的数学文化§1.“抽象”的观点§2.“对称”的观点§3.“类比”的观点§4.“转化”的观点§5.“数理统计”的观点§6.“数学机械化”的观点§7.“相容性、独立性和完全性”的观点籱芟雳媼偂汮芡樯洲軁峦綸欑凊娊豳鉴趈葔桂唏礹屗謭岔泏瞌氊袕酱徠榚跿魌姖馯奎賆搘俲蔶餥賻韯墇硖欻抜侀杚鎇濃鐬匶仵饕耖廮耬掋淭裫跄陦漘擒筍璗屏舁覬犹鷣摔騩读筆攚髥锉劼矷摥冼捝鱳仔鐣仈滹错鰵餡暀窵咢榺饲擑桹穲诧薥荬巬壩鄲蔻儭埝答

文档评论(0)

zhang17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