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阐释
时空构建
1.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2.儒、墨、道、法、兵家
(1)各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2)儒、墨两家成为显学的缘由
(3)法家最受统治者推崇的缘由
3.探究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页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代表
地位
思想主见
影响
孟子
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1)核心:①“仁政”学说
a.内容: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b.进展:提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见
c.途径:必需重③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珍宝
(2)人性论:主见④人性本善说
(3)义利观:提倡“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1)⑤《孟子》一书在唐代以后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
(2)孟子被尊为⑥“亚圣”,其思想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荀子
儒家的重要代表,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天命观:提出“天行有常”和⑦“制天命而用之”
(2)人性论:主见⑧“性恶论”
(3)治国策:以⑨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1)其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全都
(2)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二、墨子与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见
(1)主见“兼爱”“非攻”。①兼爱是不分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斗,主见各国和平相处。
(2)提倡②“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主见“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铺张铺张。
3.影响: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③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战国之后就不再受重视了。
三、庄子与道家
1.庄子:战国时期①道家的主要代表。
2.思想主见
(1)提出了②“齐物”的观点。
(2)提出了③“逍遥”的人生态度,即对事物的变化实行旁观、超然的态度。
(3)认为天与人④“不相胜”,人必需顺应自然。
四、韩非与法家
1.韩非: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2.思想主见
(1)主见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①中心集权国家。
(2)认为社会是不断进展变化的,反对儒家②“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见变法革新。
3.影响
(1)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心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③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五、孙膑与兵家
1.孙膑: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2.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孙膑兵法》中,强调要懂得战斗的规律,留意利用和制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六、诸子百家思想的意义
(1)先秦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进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2)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抱负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eq\a\vs4\al(微小点拨)
[导师点睛]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肯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肯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的消灭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有很大关系。
[重点精讲]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洁继承:从纵始终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进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动身,把它扩充进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
[易混易错]
不能说“民本”思想就是“民办法识”,由于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其提出“民贵”主见的目的是使地主阶级更长期稳固地统治和压迫人民,其提出“君轻”主见的目的是使君主更有效地统治、剥削人民。
[思维点拨]
荀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相比,体现的新特点:吸取道家和法家的乐观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易错提示]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墨子强调“兼爱”,但孔子的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见的兼爱则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名师点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日大放异彩
(1)儒家的“仁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
(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
(3)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素养教育、职业教育等。
(4)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公平博爱、宠爱和平、反对战斗。
[重点精讲]
如何生疏庄子“人必需顺应自然”的观点?
庄子“人必需顺应自然”的观点有肯定道理,尤其是人不应当破坏自然,应当顺应自然,反之,必将遭到自然的惩处。但此观点也有不足之处,人类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应当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数学随堂小练2平面向量的运算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2.1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3课美苏争霸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1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9.1美苏争锋课堂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6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3.4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课堂检测固双基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测评A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检测__合格性学业考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创新复习专题二第二节利用行文手段解题学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