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及其创新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摘要: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不仅会对本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严重的破坏,而且还会威胁到生态的多样性从而导致生态失衡,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影响到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和正常生存。薇甘菊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渐扩大的一类外来入侵植物,由于该种植物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传播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一旦引入将会大量繁殖,对该地区的农作物正常生长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周边地区的农作物减产,农作物品质显著下降,本地原生的植物数量显著减少、灭绝,因此做好薇甘菊的有效防范是基层地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对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特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技术,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薇甘菊;发生特点;生物防治技术
薇甘菊又称小花假泽兰,是菊科、假泽兰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区。薇甘菊是一种适应能力较强,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的外来入侵恶性杂草。一旦薇甘菊入侵本地区的生态系统,将会快速扩散、快速生长、能够覆盖到整个裸露的地面,同时由于该种植物具有攀援特征,大量的薇甘菊繁殖生长之后还会攀援到树木上,能够迅速覆盖到整个植株,并向植物的四周逐步扩散蔓延;另外薇甘菊在自身生长发育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抑制其他周边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周边的农作物和林木逐渐枯萎死亡,对生态系统人工园林农场以及果园等绿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植物杀手。目前薇甘菊已经被列为世界100种外来入侵的有害物种之一,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列入的16种外来入侵的有害植物之一。薇甘菊一旦入侵,将很难得到有效的根除,只有在幼苗阶段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才能较好地控制薇甘菊的扩散与蔓延。所以在薇甘菊防治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该种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根据薇甘菊的生物学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不断完善相应的防治技术方案,确保薇甘菊防治工作的高效与有效性。
1薇甘菊的植物学特性深度解析
1.1形态特征
薇甘菊学名MikaniamicranthaKunth,属菊科、假泽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薇甘菊植株茎圆柱状,有时呈管状,表面平滑至多柔毛,具有明显的棱;叶薄,淡绿色,通常呈卵心形或戟形,渐尖,茎生叶多为箭形或戟形,具有深凹刻,边缘近全缘至粗波状齿;薇甘菊的花序为圆锥形,顶生或侧生,复花序聚伞状分枝,头状花序较小,花冠白色,喉部钟状,具有长小齿,弯曲;瘦果黑色,表面分散有粒状突起物,瘦果顶端具有长约1mm的膜质小冠,小冠5浅裂。
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偏好地热高燥、背风向阳、疏松肥沃、含丰富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喜阳光充足,但也能在半阴环境下生长,耐旱,但怕水涝。薇甘菊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生物群落中,由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现已广泛传播到包括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等亚洲热带地区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薇甘菊是一种有害入侵物种,在中国香港、深圳等地已广泛分布,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2生物特征
不同种群的薇甘菊,其染色体的类型会存在较大差异性,有的种群是二倍体,有的是四倍体,这种染色体类型决定了该种植物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薇甘菊从花蕾期到盛花期一般在5天左右,开花5天左右就能够完成授粉,再经过5~7天种子就会成熟,种子散布之后开始新一轮的传播和生长。薇甘菊整个生长周期很短,并且开花数量较大,在0.25m2面积内头状花序能够达到2~5万个,合小花能够达到8~20万朵,花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38%~40%以上。薇甘菊的瘦果较为细小,呈现椭圆形亮色,先端一圈冠毛25~30条,长度通常在2.5~3.0mm,种子较为细小,长度一般在1.2~2.2mm,宽度0.2~0.5mm,千粒重一般在0.08克。此外薇甘菊的茎节上极易生根,能够进行无性繁殖。薇甘菊在幼苗初期生长较为缓慢,一个月内苗高仅为11cm,单株叶面积一般在0.33cm2,但随着苗龄的逐渐增长,其生长速度逐渐加快,茎节易生长大量根系,深入土壤获取营养物质,因此营养茎能够旺盛生长,相较于实生苗其生长速度更快,薇甘菊一个节一天生长能够达到20cm[1]。在实验室条件之下,薇甘菊的种子在25~30℃的萌发率在80%以上,15℃的萌发率在42%左右,低于5℃或者超过40℃种子萌发率相对较低。此外,光线也会影响薇甘菊种子的萌发,光线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黑暗条件下很难萌发,种子在萌发前有10天左右的后熟期,种子成熟之后自然储存时间一般在10~60天,储存时间越长,种子的萌发率越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革新的深入研究.docx
- 青海马铃薯良种繁育关键技术及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的优化分析.docx
- 种子田间管理对作物产量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ocx
- 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开展多方面科学防治的深度论述.docx
- 植保技术的分析总结及其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中的应用.docx
- 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其相应解决措施分析.docx
- 小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相关技术深入分析.docx
- 生态经济背景下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及策略.docx
- 探索高效水稻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践经验总结.docx
- 提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效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探讨.docx
- 2022-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练习题(一)及答案.docx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之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练习题(二)及答案.docx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
- 202111 汽车行业2021年10月汽车数据解读&投资展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维持高位,“缺芯”略有缓解.pdf
- 202111 汽车行业月度数据分析及12月展望:汽车消费回暖,新能源高速增长.pdf
- 202112 新能源车22年供需展望之二:锂资源约束下的三元正极供需紧平衡.pdf
- 202112 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策略,技术平价全球蓄力,创新迭代穿越周期.pdf
- 202110 缺芯问题有望缓解,新能源汽车产销再破记录.pdf
- 202111 新能源车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聚势而强,电动车市场开启最美篇章.pdf
- 202112 2021年11月汽车数据解读&投资展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再创新高,“缺芯”持续缓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