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被动”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支配对象,这样的陈述句称为被动句。被动句一般同主动句在形式上有明显的标志。例如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多用“被”来表示。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在形式上比现代汉语多二、古汉语被动表示法概念上的被动句(也称意念上的被动句或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特点是:句子中没有表示被动的虚词,在形式上跟主动句没有区别,但在意义上又表示了被动的句子,只能通过判断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来判别其被动性(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被动者、受事者)。具体:无帮助表示被动的虚词动词前往往有能愿动词主语不是谓语动词表示动作的发出者,往往是其承担者、被动者或受事者例: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焉》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去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鲁隐公慈而杀於弟。《汉书诸葛丰传》“於(于)”字句——在动词后,加介词于,引进施事者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左传鞍之战》例:有表示被动的虚词的被动句式:该虚词位于动词谓语前或后用“于”引进的被动句,大多可以去掉“于”变成主动句。古人就常采用这种句式,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的句子。例: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也邪?《庄子·山木》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见”字句a.在谓语动词前加助动词“见”来表示被动。例:代君死而见戮,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史记齐世家》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汉书》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b.见……于……”——把“见”字和“于”字结合起来运用,用“见”字表示被动,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韩愈:《进学解》)“见……于……”式表被动的句子在先秦两汉是常用的一种句式。六朝以后在口语中逐渐地衰亡下去。但是在仿古的文言文中经常使用。c.东汉后,尤其魏晋南北朝时期,“见”有了新用法,不再表示被动,用作谓语动词的称代性副词(也有人认为是助动词),称代说话人自己。例: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后汉书吕布传》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南史江淹传》加少孤露,母兄见娇,不涉经学,性复疏懒。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例如“见谅、见笑、见教、见爱、见怪”等。③“為(为)”字句a.为+施事者(行为主动者)+动词例: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b.为+动词(也可以看做a形式中省略了“施事者”)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起义》诚令成安君听足下令,若信者亦已为擒矣。《史记·淮阴侯列传》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01c.为+施事者+所+动词02例:03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04(侯)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05这种句子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用“所”帮助表示被动。被动的意味比单用“为”字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先秦古籍中已有少数此例。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敝邑为大国所患。《吕氏春秋·审应览》以上两例皆出于先秦古籍中,但先秦时,“为……所”式是少的,汉代以后才大量的出现。后来,逐渐与“被”字句一起取代了“为”字句、“见”字句和“于”字句等其它被动句式。唐代以后,“为……所”式在口语中逐渐衰亡下去,但在书面语中一直沿用到现在。例: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d.为+所+动词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嵩将诣州诉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刘)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文档评论(0)

shao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