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课时素养评价四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史记》载:斲(音灼)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这表明 ()

A.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

B.当时中国社会处在新石器时代

C.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

D.中国农业是在神农时期消灭的

【解析】选A。据材料“斲(音灼)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并结合所学可知,耜、耒都是古代中国的翻土农具,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故选A。B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排解;材料中不能体现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排解C;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农业是在神农时期消灭的,排解D。

【拓展延长】正确生疏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主要特点:(1)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用途也逐步特地化,农业生产方面的播、种、耕、收、磨等工具应有尽有,特别是用于农业收割的陶刀和石刀数量的增加,直接表明白农业发达的程度。(2)从生产工具使用的材质看,有石、木、陶、骨、角、蚌等,其中石质工具最多,并且多与农业生产有关。(3)从石器的制作方式来看,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由原来的打制方法,逐步演进成磨制,使得生产工具更锐利,形制更加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4)从生产方式看,耜耕农业耕种方式消灭,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

2.《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这说明 ()

A.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头使用铁器

D.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解析】选D。A中“普遍使用”的说法错误,青铜在中国古代多用于礼器、兵器等;B“铁犁牛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管子即管仲,他是春秋时期齐国改革家,C中的“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且“开头使用”不能由材料得出。由材料可知当时政府认为铁器应是女子、农民、手工业者的必备物品,说明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D符合题意。

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很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B.中原地区开头进入铁器时代

C.铁制农具最早消灭于河南辉县

D.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已比较广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故选A;我国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而西周的统治范围已经包含中原地区,所以,在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就开头进入铁器时代,故B说法违反史实,可排解;材料只说明通过考古证明白在战国时期的河南辉县消灭了大量铁制农具,并不能说明在此之前其他地区就没有铁制农具,不能说明铁制农具最早消灭于河南辉县,所以C说法是错误的,故排解;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他的随葬品,故D排解。

4.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提到的“耒耜”被制造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 ()

A.青铜 B.骨头 C.铁 D.钢

【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制耒耜,教民农耕”可知反映的是原始农业的起源,故选B。青铜农具在商周时期用于农业生产,排解A;C、D原始社会没有消灭,排解。

5.下列图片可以直接用来印证我国古代 ()

A.商品经济的进展

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经济结构的变化

D.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解析】选D。从图片“石犁”到“骨耜”再到“铁犁犁冠”可以看出,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这体现出农业的进展,故选D,A、B排解;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结构的变化,C排解。

6.宋代张孝祥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 ()

A.体现了农业的基本模式

B.形成了完备的浇灌体系

C.推动了水田农业的进展

D.转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解析】选C。“转此大法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可知是依靠水力进行浇灌的筒车,这种工具推动了水田农业的进展,故选C。农业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题干未体现,A错误;筒车的浇灌并不是完备的浇灌体系,B错误;浇灌并不能转变农村的产业机构,仍旧是农业为主,D错误。

7.下图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觉的陶纺轮和骨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A.中国已经消灭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

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D.中国的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济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E3QQ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