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探寻古道》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探寻古道

①我开启探寻千年古道之路。

②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山野边浩荡的水,车子就一晃而过。在路的尽头,茂长着一片竹林。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凸凹不平,向险而去。为了吸引更多人更便捷地抵达那片原生态竹林,当地人动手开辟一条新路,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为水泥路。那条千年古道被荒弃了。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千年古道的下方,即使是再热闹的旅游旺季,游人熙攘,也没有人留意高处的这条古道,他们奔走在新路上,直抵想象中的那个生态景点。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被悬置的景观,无人参观,只是偶尔会在某些时候被村人说起。

③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这个守候着一条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多年来,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那个铁匠铺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看上去并不是彻底被遗弃的样子。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个七十六岁的老铁匠。他苍老,敦厚,脸上刀削一样的皱纹里,填满铁屑状的东西。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举止与木讷表情联系到一起。他表现出了常人难以接受的热情,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来访异常兴奋。我理解他。他打了一辈子的铁,不舍得丢弃这个技术活,其实他生活得挺好,早就不需要依靠打铁来维持生计,但他仍然坚守着,偶尔过过打铁的瘾。

④他与被这个世界淘汰了的手艺相依为伴。那天我亲见了他打铁的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有些悲壮,好像多年来的坚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这是一个民间手艺人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并且按动快门,将某个瞬间定格。

⑤默立在村头的石碾,只有逢年过节才用一用。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他一动也不动,烟圈在他的头顶盘旋片刻,就像云彩一样飘向空中。走在村里,随处可见“流动饭店”的字样,旁边是同样用油漆涂抹的形形色色的与城里无异的各种广告。

⑥我们在老农带领下,走下一道坡,拐了一个弯,再爬过一条长长的坡路,然后连续穿过两个窄胡同,在一座老宅跟前停步。院子里齐腰的荒草,被我这陌生的闯入者惊到,怯怯地低下头,仿佛在追忆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⑦这栋老宅像一个农具陈列馆,犁、耙、耧车、镰、蓑衣、畚箕……各式各样的农具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说三十多年来没有外人进过这个屋子。那些农具被我们搬到院子里,摆放,拍摄;他也像受到了格外尊重一般,脸上满是欢喜。他把一套驴具挂到院墙上,用手比划着告诉我每个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他越讲越来劲,渐渐有了一点神采飞扬的感觉,似乎这些农具激活了他埋在心底的遥远记忆。我想对劳动工具的热爱,是一个劳动者最朴素的感情吧。他的讲解让我重新认识了驴具,好似看到一头驴在山野里骄傲地劳作;又仿佛看到农人们裸露着黝黑的胸膛挥镐开凿、扶犁耕田、推磨碾米的画面,他们用力气拥抱土地,用汗水浸润生命。

⑧一栋被遗忘的老宅居然藏有这么多的秘密,我以拍摄的方式,截取并带走了它们。

⑨我想,许多农具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我仍在乡村间执着地奔走与找寻,因为它沧桑而负重的历史,也因为它赋予农人的激情与坚韧。

5、“我”在整个探寻过程中见到了哪些场景?请简要概括。(4分)

6、文章写两位老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7、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4分)

①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从加点词角度)

②院子里齐腰的荒草,被我这陌生的闯入者惊到,怯怯地低下头,仿佛在追忆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从修辞角度)

最后一段画线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5、①千年古道被荒弃,而水泥路则热闹非凡;②比村庄更破落的铁匠铺以及打铁老人热情似火的打铁场景;③随处可见的与城里无异的形形色色的广告;④老宅里陈列的覆盖着厚厚尘埃的各种农具;⑤老农神采飞扬地介绍农具。

6、写第一位老人是为了表现传统手艺人对传统手工业的执着与坚守;写第二位老人是为了体现老人对农具的热爱与留恋。

7、①“灼烫”原指火焰烧伤或高温烫伤,这里指印象非常深刻,强调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中。

②运用拟人手法,将荒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院的荒芜和无人问津。

8、①农具是中国农耕时代悠久历史的见证;②它承载着农人劳作的艰辛,赋予农人劳动的激情(或:表现农人对土地的热爱);③它塑造了中国农民坚韧顽强的品格。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