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节机动车分类、总体构造和组成
一、机动车分类;汽车的分类;二、机动车总体构造和组成;;(一)尺寸要求;(二)整备质量;第三节发动机
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行程与压缩行程;2.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第四节汽车传动系
一、汽车传动系的功能;二、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有时还加装中间支承
三、驱动桥
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组成
(一)主减速器
主减速器的功用是将输入的转矩增大并相应降低转速,以及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
(二)差速器
差速器的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驱动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
;(三)半轴
半轴是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的实心轴,其内端与差速器的半轴齿轮连接,而外端则与驱动轮的轮毂相连。现代汽车基本上采用全浮式半轴支承和半浮式半轴支承两种主要支承形式
(四)桥壳
驱动桥壳的功用是支承并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使左、右驱动车轮的轴向相对位置固定;与从动桥一起,支承车架及其上各总成的重量;汽车行驶时,承受由车轮从传来的路面反作用力和力矩,并经悬架传给车架
;第五节机动车行驶系;三、车轮轮胎
轮胎胎面花纹式样很多,可归纳为普通花纹、混合花纹、越野花纹三种类型。轮胎的外胎由胎面、缓冲层、帘布层、胎侧、胎圈(钢丝圈、胎脂、胎肿)五个部分组成。
;四、车轮定位;第六节机动车转向系和制动系
一、转向操纵机构;二、机动车制动系;第七节机动车照明和安全防护装置一、机动车灯具的功能;二、安全防护装置;三、其他安全防护要求;第八节机动车环保基础知识
一、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二、机动车噪声控制方法;;第二节轮(轴)荷仪;
工作原理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
(1)超出检验台额定载荷的汽车,禁止驶上轮荷仪。;(2)为保证测试精度,传感器必须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预热。
(3)静态检测时,车轮应尽可能停在承载台架的中央位??,并且停稳后应保持3s以上的时间,机动车进出台面的速度一般要求小于5km/h。
(4)轮(轴)荷仪不得进水,应保持传感器干燥以保证其灵敏度。
(5)不要让肮脏的车辆直接检测,应首先清洗并待滴水较少时进行检测。
(6)使用中应注意清洁,严禁使用腐蚀性液体擦拭设备台面。
(7)承载台面上禁止长时间停放车辆和堆积杂物。
(8)承载台面与框架间应留有适当间隙以避免相互接触摩擦,承载台面应避免受到撞击。;设备调整与维修
传感器故障主要是由于引线机械损伤和鼠害引起,其次是传感器使用时间太久、零位漂移大和应变片脱胶引起的。可采取在线检查、互换法检查、万用表测量电阻法、仪表观察等方法进行检车。;第三节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1)滚筒组
为了增大滚筒与轮胎间的附着系数,滚筒表面都进行了相应加工与工作处理,目前采用较多的有下列五种;1.开有纵向浅槽的金属的滚筒,2.表面粘有熔烧铝矾沙粒的金属滚筒,3.表面具有嵌沙喷焊层的金属滚筒,4.高硅合金铸铁滚筒,这种滚筒表面带槽、耐磨,附着系数可达到0.7~0.8,价格便宜。5表面带有特殊水泥覆盖层的滚筒。
有的滚筒制动检验台在主、从动滚筒之间设置有一直径较小,既可自转又可上下摆动的第三滚筒。在第三滚筒上装有转速传感器。第三滚筒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滚筒剥伤轮胎和保护驱动电动机。
;进行车轮制动力检测时,被检机动车驶上制动检验台,车轮置于主、从动滚筒之间。现有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无法准确测试机动车的防抱死功能。因为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测试车速较低(一般不超过5km/h),而防抱死装置一般在低速时不起作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第四节前照灯检测仪;第五节汽车侧滑检验台;第六节车速表检验台;第三章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第二节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概述
一、定义
安检机构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是指按照事先约定的通信规则将计算机与各检测设备联结起来,从而完成各工位数据的采集、传输、控制、管理与存储,生成完整的检测报告,并能提供数据的查询、分析及统计功能。
二、基本要求
联网检测系统应能真实地反映所有检验项目
联网检测系统不得改变联网检测设备的测试原理
联网检测系统应能进行数据管理,但不得具有对系统自动采集的数据及历史检测数据提供人工键入和修改功能。
;三、功能
信息登录功能
线外检测结果录入功能
调度功能
项目测控功能
主控功能
路试结果录入功能
检验报告单输出功能
数据分析及管理功能
设备标定功能
故障自诊断功能
;四、类型
分布式
集中式
五、结构
;;
四、检验流程
建议检验机构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