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浓浓乡土情之家乡的街名和地名我们家乡重庆有许多有趣的街名和地名,它们有的记载着家乡过去的历史,有的反映家乡的地形地貌,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它们是了解我们家乡的活化石。(歌乐山、曾家岩、大田湾、郭家沱)是因地形而得名。歌乐山地处沙坪坝区中部,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因大禹治水,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歌乐山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和白公馆、渣滓洞监狱而闻名,特别是随着长篇小说《红岩》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传。[1]??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是重庆市两大“肺叶”之一。建文帝在此被隐身故称“化龙桥”《重庆地区古小说与民间故事研究》中收录了“龙隐寺的传说”。民间传说,明朝建文帝与燕王朱棣争夺皇权落败,逃至重庆,隐居于南山建文峰。后来,为逃避锦衣卫追杀,他又开始逃亡。“最后,建文帝在磁器口的宝轮寺出家,因此,宝轮寺也被称作龙隐寺。”化龙桥的传说众所周知,重庆带“龙”字的地名有很多,如化龙桥、小龙坎、龙门浩、望龙门、九龙坡等。“相传,建文帝是从建文峰沿着化龙桥、小龙坎一带逃到磁器口的。”建文帝逃到化龙桥的时候,老天显灵将他隐身,让凡人看不到他,故曰“化龙”,后来这里就被称为“化龙桥”。走到小龙坎处,由于这道坎很小,建文帝一抬脚就跨过去了,故称“小龙坎”。铜罐驿是一座千年古镇,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乡村旅游业条件成熟,在古代作为成渝之间的要道驿站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有丰富的民间传说。1954年出土的巴人船棺墓葬和青铜器见证了它是古代巴国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长江三峡之一的“猫儿峡”及长江奇观马脑壳,古有传谣“金剑斩龙脑,铜罐煨仔鸡”,铜罐驿因此得名。邹容(1885年-1905年),别名绍陶、桂文,是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1903年,因为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而在上海英租界入狱,1905年4月3日死于上海狱中。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荣衔,崇祀宗烈祠。解放碑
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以纪念重庆对于国家的伟大贡献。此碑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它还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保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碑体绝大部分呈白色,有些地方是肉色,上端有几架大钟,朝着四面八方,每到整点时,便会响起声音。塔是八角形的,最顶端有几根天线。渝中半岛地名由来:
【七星岗】早年此地曾修石缸七口,仿北斗星座布设,故名七星缸。后演变成今名。?【较场口】明清时期为“武举”考场及阅兵操练处,又是通往南纪门、储奇门等地的要道口,故名。?【两路口】旧时此地为出重庆分道口:一路通成都,一路通川北,故名。?【观音岩】此处地处山腰,原有一观音庙建于岩上,故名。?【上清寺】??明嘉靖年间此地曾修建“三清庙”,后改名“上清寺”,因寺得名。?【牛角沱】此地有一石坡形如牛角斜插入嘉陵江,江流于此形成回水沱,故名。?。?【菜园坝】此地早年系农田沙坝,住户多种菜为生,故名。?【莲花池】明崇祯时礼部尚书王应熊居此,称“涵园”,园内有二池种莲花,故名。?【天官府】因明朝太师、吏部尚书(习称天官)蹇义府第建此得名。?【十八梯】此地北段有石梯200多级,共十八层台阶,故名。?【黄花园】昔年有农民在此种黄花,故名。?【曾家岩】清代中叶,有曾姓者在此建房定居,故名。?【望龙门】因此处可望见长江南岸巨石上宋绍兴时所刻“龙门”二字,故名。?牌坊之名从何而来?江津曾有一处十字路口,东西南北有四个牌坊呈“口”字状挨在一起,故名。四牌坊所记功德之人,则是江津曹氏两对父子。曹文海于元末入川,属江津曹氏入川始祖。繁衍至明代中期,家族昌盛,人丁兴旺,成为江津十大姓之一。传至七八代,江津曹氏更是科甲叠起,族名大振。明万历十九年(1591),曹英中举,被任命为朝廷工部主事。由于曹英对朝廷贡献大,其父曹永吉“以子英贵,封为承德郎”。曹永吉也是举人,官至大兴县知县。另外一对曹氏父子是津南笋里人曹邦化、曹进可。曹邦化以“明经”身份最初被朝廷授予吉安府通判,万历三十五年(1608年),曹氏家族一商议,决计修建四个牌坊,以昭显曹永吉、曹英父子和曹邦化、曹进可父子的卓越功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