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CN108318822A
(43)申请公布日
2018.07.24
(21)申请号201711364648.7
(22)申请日2017.12.18
(71)申请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地址230000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
599号
(72)发明人吴浩袁雪芹彭文
(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34119
代理人段晓微叶美琴
(51)Int.Cl.
G01R31/36(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电导率的测量方法
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电导
率的测量方法,包括:用待测电池样品制作n个限
域型软包对称电池,n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
隔膜层数依次为1、2、3……n;测量n个限域型软
包对称电池的内阻,记为R、R、R……R;将n个
123n
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内阻与其隔膜层数进行
线性拟合得到斜率b和截距a;根据公式计算出隔
膜电导率K和极片电导率κ。本发明有利于在计
算出斜率和截距,使测试过程中多个电池的内阻
和隔膜层数保持高线性拟合度,保持结果的精
度;且同时测量出极片和隔膜在相应电池体系中
A的电导率,消除了传统测试方法中孤立的测量极
2片和隔膜电导率的弊端,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
2
8
8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良好的应用需求。
1
3
8
0
1
N
C
-1-
CN108318822A权利要求书1/2页
1.一种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电导率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待测电池样品制作n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n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隔膜层
数依次为1、2、3……n;
S2、测量n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内阻,记为R、R、R……R;
123n
S3、将n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内阻与其隔膜层数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斜率b和截距a;
其中,i为第i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隔膜层数且1≤i≤n,为n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
池的平均隔膜层数,R为第i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内阻,为n个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
i
的平均内阻;
S4、根据公式计算出隔膜电导率K和极片电导率κ;
所述公式为:
其中,l为极片单面活性物质的厚度,L为隔膜的厚度,S为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限域
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电导率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中,所述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电极为由待测电池样品正极片或负极片组成的单层叠片对
称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电导率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中,所述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的电解液为待测电池样品原体系中的电解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电导率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中,所述限域型软包对称电池通过将打孔的绿胶贴在隔膜上进行限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电导率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
体包括:
采用交流阻抗法分别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次化成的密封夹紧系统及方法_1800001558967111.pdf
- 一种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和系统_1800001785653211.pdf
- 一张图了解固态电池发展现状(1).pdf
- 一体机最新宣传资料.pdf
- 一分钟经理及实践.pdf
- 血脂的实验室检测.pdf
- 修改站名和TAC操作说明信息安全.pdf
- 一种纤维素基锂电池隔膜原纸的制备方法_1800001579322411.pdf
- 一种提高电池高、低温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化成方法_1800001038355811.pdf
-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解液_1800001494208511.pdf
- 一种锂电池隔膜结构_1800001707247011.pdf
- 一种锂电池高温化成间的气流循环系统.pdf
- 一种锂电池负压化成自动检测系统.pdf
- 一种聚醚醚酮基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_1800001491166111.pdf
-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高温加压化成机.pdf
- 一种聚合物电池高温压力化成设备弹片式触点.pdf
- 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BMS系统的SOC的估算方法_1800001402796411.pdf
-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锂电池SOC估算方法_1800001321573411.pdf
- 一种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_1800001581402311.pdf
- 一种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负极材料和电池_180000120180951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