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13.020.20Z02
DB3410
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标准
DB3410/T1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2021-10-29发布2021-11-10实施
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10/T12—2021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核算步骤 3
4.1确定核算地域范围、明确生态系统分布 3
4.2编制生态产品清单 3
4.3收集整理核算数据开展核算 3
4.4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4
5核算方法 4
5.1物质产品价值 4
5.2调节服务 5
5.3文化服务 9
附录A(规范性)生态产品价格与定价依据表 12
附录B(资料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参数补充 13
参考文献 19
DB3410/T12—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黄山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提出。
本文件由黄山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统计局黄山调查队、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黄山市统计局、中共黄山市委党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亚东、张正东、周勇、邹剑海、江宏剑、唐艽、杨磊、胡广誉、冯芙蓉、程莹梅、石磊。
DB3410/T12—2021
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步骤,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定价方法和价值量核算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黄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38582—202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ecosystemproduct,GEP
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内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
3.2
生态产品ecosystemproducts
在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的条件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生产及其与人类劳动共同作用下为人类福祉提供的,用以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最终产品与服务。
3.3
生态产品功能量ecosystemproductamount
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得到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物质量。
3.4
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GEPaccounting
在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生态产品的参考价格,通过一定数学运算得到以货币化形式呈现的生态产品价值的计算过程。
3.5
物质产品materialgoods
DB3410/T12—2021
2
在不损坏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人类通过直接利用或转化利用等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得的食物、药材、木材、水电等各种物质资源,包括直接利用产品和转化利用产品,直接利用产品包括农林牧渔产品和水源产品,转化利用产品包括生态能源利用产品。
3.6
3.6
水源产品waterproduct
作为流域源头区域,优质的生态环境为本地和下游提供高品质水源。
3.7
调节服务regulatingservices
自然生态系统提供改善人类生存与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惠益,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环境净化、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
3.8
水源涵养waterconservation
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枯落物层、根系和土壤层拦截滞蓄降水,增强土壤下渗、蓄积,从而有效涵养土壤水分、调节地表径流和补充地下水的功能。
3.9
土壤保持soilretention
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林下植被、枯落物层、根系等各个层次消减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力,增加土壤抗蚀性从而减少土壤流失、保持土壤的功能。
3.10
洪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03_T 07-2020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构造.docx
- DB36_T 1445-2021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docx
- DB36_T 1482.1-2021 建昌帮中医药文化传承技能项目 第1部分:建刀使用规程.docx
- DB3403_T 03-2020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docx
- DB3411_T 0025-2023 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作物观测规范 绿豆.docx
- DB3403_T 04-2020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 DB36_T 924-2022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3410_T 24-2023 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口柑桔.docx
- DB3406_T 009-2022 营运车辆违法行为智能取证技术规范.docx
- DB3403_T 05-2020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
- DB3406_T 010-2022 运输企业违法行为智能取证技术规范.docx
- DB36_T 1634-2022 管段式取水计量设施在线检测方法.docx
- DB36_T 1541-2021 政务服务热线系统对接技术规范.docx
- DB36_T 1404-2021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导则.docx
- DB3407_T 007-2022 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docx
- DB3406_T 007-2022 交通运输监管协同云平台技术规范.docx
- DB36_T 1405-2021 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指南.docx
- DB36_T 796.1-2021 高速公路绿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设计.docx
- DB3412_T 15-2023 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