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点解析
考点解析
散文取材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空限制,它是真心真情的艺术流露,一根主线贯串全篇,主题明确而集中。散文的艺术技巧自由灵活。在一篇作品中,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都可以用上。赏析散文手法美和语言美一直是高考散文考查的重点之一。经过教材学习,考生已初步建立起表达技巧的知识体系,
掌握了答题的两个环节:指出所用的手法,分析表达效果。但在实际做题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判断不准、切入不全、不会分析表达效果等问题。因此,一轮复习一方面要继续强化记忆有关表达技巧的知识清单,另一方面要在审题答题的各个环节上加强训练,以期实实在在地提高赏析水平。
思路分析
思路分析
一、散文中记叙的表现手法
角度
分类
作用
记叙角度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咏物可以造成拟人效果。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记叙详略
详写
往往突出细节,渲染气氛,多用铺陈手法,突出中心。
略写
从侧面烘托中心。
记叙顺序
顺叙
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倒叙
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
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
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段,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段“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二、散文中描写的表现手法
1、描写角度
角度
分类
作用
感觉角度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形、声、色角度)
能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现景物,使景物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出千姿百态,最终又组合成多样统一的艺术整体,从而展现景物的全貌、基调和总体特征,进而蕴蓄情趣和理趣。
观察角度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写景角度
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2、描写方法
角度
分类
作用
工笔与白描
工笔又称细描,白描又称粗笔勾勒
工笔,能突出主要景物特征,浓墨重彩地描绘能感染读者,更利于表现主题。白描,简练,生动传神。二者结合,形成对比,相互映衬,更能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为主题服务。
动静描写
又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使景物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
虚实描写
又可分为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或激发了读者的联想、想象,或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或拓展了表现空间,或扩大了意境,或深化了主题。
?三、散文中抒情的表现手法
方式
分类
内涵
直接抒情
?
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使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
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
即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托物言志”中的“物”是作者借助与现实相符、相似的事物作为自己的“替身”,然后对“替身”进行人格化、感情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融情于事
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
?四、散文中的其它表现手法
手法
表达特点
表达作用
联想想象
联想,就是由感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想象,就是凭借文字、符号、标记的示意,在脑海中建立起与这些示意相符的形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
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象征
全篇比喻即为象征,即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
使抽象化为具体,给读者以深刻印象;表达含蓄,给读者以回味;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衬托
是指不直接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烘托出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正衬和反衬。正衬是用相似的人或事物作陪衬,反衬是用相反的人或事物作陪衬。
正衬能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反衬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铺垫
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情节。
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说服力;制造悬念,引起兴趣。
伏笔照应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予呼应。
可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抑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