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诗宋词专题研究绪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唐以前山水田园诗02山水诗03唐以前山水诗的发展历程04自然山水作为诗歌中的背景描写05周《诗经》中的山水描写(形象支离、写法单纯、粗陈梗概)06楚辞中的山水描写开始关切山水在人们对第二章、山水田园诗词论析大自然的审美过程中的精神价值。(借景抒情,山水并未成为诗歌的重心和作者刻意追求的对象)山水诗的产生和山水诗派的初步形成建安诗坛曹操的《观沧海》开山水诗之先河(以山水作为诗歌的主要描写对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渐趋成熟原因:(1)门阀士族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影响晋室南渡后江南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玄学的盛行游仙的风习山水诗歌的奠基人物——谢灵运开始在山水景物描写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意趣的诗人——谢眺“一切景语皆情语”田园诗田园诗的顶峰——陶渊明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乡间普通百姓→杜甫01亲自参加体力劳动02单纯朴质的天性03平淡自然而又含蕴隽永的田园诗风格04唐代山水诗简论05初唐山水诗06延续南朝余习,已渐显转变的痕迹07盛唐山水诗08王维予山水诗以“神”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清:唐人的气度《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孟浩然《临洞庭》与杜甫《登岳阳楼》比较分析“盛唐山水诗第一人”张九龄的创作“清”“雄”二派的分野文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政治的开明、思想的解放意境、意趣、主体人格、艺术的融通01雄:02李白的浪漫跳脱、阳刚壮美03杜甫的气度阔大(有刚有柔,风格二元化)04中晚唐山水诗05韦应物与“五言长城”刘长卿:06韦应物——《滁州西涧》07“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示全真原长》)08苏轼:寒灯相对忆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刘长卿,羁旅愁思之情,凄凉肃杀之景。“韩孟诗派”“郊寒岛瘦”“以文为诗”

柳宗元与刘禹锡:柳宗元的政治遭遇与他的山水诗文创作(承接《离骚》余绪而富幽冷之新变色彩)刘禹锡以豪放超拔之个性使其诗歌显现明朗、雄放之格调。(与柳宗元的政治遭遇相近而风格迥异)020304050601晚唐山水诗坛:“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与柳宗元同尚唯物而意态超拔)“亡国之音哀以思”(内敛趋向)王绩(古朴类陶)《野望》“小李杜”(风格判然有别)唐代田园诗撷英01王孟的田园诗02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酒),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03孟浩然《过故人庄》与陆游《游山西村》比较分析04起、承、转、合结构相仿,语意相近。05田园的意蕴(情景的妙合相仿)孟诗淡而醇,纯厚的诗味均匀散播于全篇,通篇赏玩方可把握;陆游的诗以显现出一定的刻意痕迹,还有宋诗的“理趣”化倾向。01纪昀:“王、孟诗大段相近,而体格又自微别。王清而远,孟清而切。学王不成,流为空腔。学孟不成,流为浅语。如此诗之自然冲淡,初学遽躐等而效之,不为滑凋不止也。”02王维《渭川田家》、《春中田园作》03杜甫的田园诗(人民诗人之形象)04中晚唐田园诗中晚唐田园诗的转向:由抒写田园风光的纯美和田园生活的宁静和洽转而注重对田园辛劳生活的描写和对乡村民生疾苦的关注。(时代风会使然)乐府精神的传续元结《贼退示官吏》元白的“新乐府运动”张籍《野老歌》、王建《田家行》聂夷中《咏天家》、陆龟蒙《新沙》第四节、宋代山水田园词举要辛弃疾的田园词01重视友道的优良传统02儒家的友道观念03“群体性”、“信”、“仁”、“和而不同”(朋党)04“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05屈原之痛06古代交友的典范07阮籍、嵇康;李白、杜甫;苏轼、苏辙;严陵、刘秀;诸葛亮、刘备第三章、有情送别诗词论析唐以前送别诗歌简述1《诗经·燕燕》2“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3“万古送别之祖”(王士禛)4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6苏轼“登高回首坡垄隔,惟见乌帽出复没。”7曹植《赠白马王彪》81“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2唐人送别诗赏析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高适《别董大》比较分析。4盛唐精神,2、情景的妙合,3、表现感情的差别,4,表述感情的方式有异0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02李白《赠汪伦》03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0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