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2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2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石有色一高一下学期2月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阅读下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古代早期农业

遗址地点

水稻

小麦

大豆

河南省

灵宝西坡

1345

131

9

山西省襄汾陶寺

9160

606

30

3

河南省登封王城岗

1416

113

16

140

陕西省扶风周原

5826

160

5

1

22

河南省新密

62

12

11

4

3

黄河中游农作物出土绝对数量统计表(单位:粒)

A.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B.北方以种植粟为主

C.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D.南方以种植粟为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耕格局。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排除AD;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的早期农业北方以种植粟为主,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南方种植信息,排除C。

2.秦国完成统一后,农战政策的基本前提发生了变化,而与其相配套的抑制工商的管理政策自然也有所松动。秦朝允许民间开发山林矿产资源,因而出现了私人经营的盐铁矿业。当然国家对盐铁私商实行高税收的政策。材料表明,秦朝()

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经济政策的灵活务实

C.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D.国家放弃经济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朝允许民间开发山林矿产资源,因而出现了私人经营的盐铁矿业,说明秦朝的经济政策的灵活务实,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提出,秦统一天下后仍然推行,排除A项;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的,排除C项;据材料“当然国家对盐铁私商实行高税收的政策”说明国家控制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3.玉玺,皇帝专用,为天命所归和行使权力的最高凭信。秦始皇玉玺在秦亡后入汉,世代传承约四百年,故曰传国玺。十六国时期,前赵、冉魏等政权先后参与争夺并获得传国玺,前燕、后赵等政权甚至伪造传国玺。他们这样做()

A.为开发江南地区经济提供条件B.目的是宣誓正统,赢得更多支持

C.使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D.显示了统治者深厚的汉文化修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传国玺被视作王朝正统的象征,十六国时期的各个政权争夺甚至伪造传国玺,是为了在分裂战乱、政权林立的时期宣誓正统,赢得更多支持,B项正确;北方人口南迁为开发江南地区经济提供条件,排除A项;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排除C项;十六国时期的统治者争夺传国玺,是为了宣誓正统,而非推崇汉族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4.唐太宗认“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

A.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B.贵华夏贱夷狄的政策

C.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D.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夷狄亦人耳”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等可以看出此君王并不歧视少数民族,而是尽力安抚,使民族关系融洽,故排除ABC,选D。

5.宋明时期,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如金末元初医家李杲将传道作为选择弟子的首要标准,而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当时儒医

A.坚守传统的义利观B.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

C.信奉清静无为信条D.注重个人良知和道德修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可以看出儒医具有重义轻利的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与“天下观”不符,排除B;行医救人并不是清静无为,排除C;材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而是儒医的义利观问题,排除D。

6.“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以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