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节日--清明介绍(1).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清明节起源历史

02清明节风俗习惯

03清明节文学记录

清明节起源历史

QINGMINGFESTIVALORIGINANDCUSTOMS

起源历史

清明节,中国“时年八节”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即冬至

后的第108天,通常为4月4日—6日之中的一天,是祭祖和扫墓的日

子,为中国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样

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长假”

起源历史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

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

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

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

种固定的风俗。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

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

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

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

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起源历史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

“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最早只是一

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的融入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死于火中的忠臣介子

推而将其忌日命为寒食节,其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起源历史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

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

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

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

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

“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风俗习惯

QINGMINGFESTIVALORIGINANDCUSTOMS

扫墓

清明节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

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

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

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

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

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

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诗中

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

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

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

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

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

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

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

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

柳枝戴在头上,其乐

文档评论(0)

于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煤矿机械化(Mechanization)、自动化(Automation)、网络信息(Information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