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赏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赏析

《宣城见杜鹃花》全诗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下面一起对其进行赏析。

《宣城见杜鹃花》赏析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56岁,他夜郎遇赦归来后,由从华山南下第五次来宣城,写有《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等诗,叙述避乱的痛苦。此时他正流落江南,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老来思乡,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情就袭上了诗人心头。敬亭山,高健、雄浑,豪放而固守,以它博大的胸杯收藏着冬天所有的雨雪,也迎来颠簸、疲惫的大诗人李白。此时他写下这首七绝《宣城见杜鹃花》。

首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赏析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啼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诗由感物而起的。为什么诗人想到了子规鸟呢?第二句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第二句“宣城还见杜鹃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不是故乡的花吗?诗人的乡惜因此被触动了。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术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而敬亭山每年三月杜鹃花开得最盛,满山遍野皆是。敬亭山杜的杜鹃花开得璨然、艳丽、撩眼、彻底、辉徨、动人,多姿多彩,想给钟情敬亭山的李白一个惊喜。然而他忽然看到这““鮮紅滴滴映霞明”,“霞红凝艳数千枝”的杜鹃花,反倒激起了他的心思。李白青年时代,“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和远大志向。本想功成名就后荣归故里,谁料今日功业无成,险遭杀头的危险,“一声杜宇啼春风,明朝緋挂千山丛”他有何面目见蜀中父老呢?他想起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节,他是多么的欢欣,自已踌躇满志。今天,看到了杜鹃花开,子规鸟就开始啼了。他“仗剑去国”,的理想成了泡影,多么的伤感啊。诗的一、二两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

第三句“一叫一回肠一断”,用了三个叠词“一”,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之情。“一叫”,是指子规鸟那凄惨的叫声;“一回”,叫一次,就使人寸肠肝断,而子规鸟它会不停地叫,诗人的悲痛到何等程度?“一断”,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这句真切如闻,伤心不已。此句也承接第一句“蜀国曾闻子规鸟”,交叉来写,着重叙述,让人心痛不已。

第四句“三春三月忆三巴”,仍用了三个叠词“三”,与上句“一”相对,而且平仄音律优美,进一步肯定自已思乡情结。“三春”,本是指孟春、仲春、季春,这是一个大概念。“三月”,这里具体指春天的第三个月,即“三月”,三月正是花草繁茂的时候。“三巴”,旧指巴东,巴群,巴西的总称,也泛指四川。因为四川是李白的故乡。隋朝末年,李白家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这里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宣城还见杜鹃花”。三春三月忆三巴,末句点明时令,“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之情袭来,此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这首诗贯注着一种对大自然的欣喜之情,但又透着自已的悲凉及浓重的思乡之情,巧妙地运用了一字三叠与承接吟咏的手法,让人觉得婉转含蓄,一波三折。写景、抒情,句句色彩鲜明,声声悠扬悲呜,读起来摇曳跌宕,

文档评论(0)

野兔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工程资料库

认证主体璧山区千度网络服务部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00120MAABT12C7H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