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朝花夕拾题目及答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花夕拾题目及答案

选择题

1.《朝花夕拾》原名是什么?

A.《旧事重提》

B.《往事回忆》

C.《童年琐事》

D.《回忆散文集》

答案:A。《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2.下列人物中,在《藤野先生》中出现的是?

A.寿镜吾

B.衍太太

C.藤野严九郎

D.阿长

答案:C。《藤野先生》记录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重点叙述了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可贵品质。寿镜吾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人物;衍太太在《琐记》《父亲的病》等文章中出现;阿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什么书才允许去看会?

A.《论语》

B.《孟子》

C.《鉴略》

D.《诗经》

答案:C。在《五猖会》中,“我”满心欢喜准备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要求“我”背完《鉴略》再去,这给“我”的心理留下了阴影。

填空题

1.《朝花夕拾》中“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描写的是______。

答案:范爱农。在《范爱农》中,鲁迅这样描写范爱农,生动地展现了范爱农的外貌特征,也从侧面体现出他愤世嫉俗的性格特点。

2.《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送给“我”的《山海经》是一部______(体裁)书籍。

答案:地理志。《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地理志。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______(地点)。

答案:百草园。这段文字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展现了百草园景色的美丽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判断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

答案:正确。《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它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2.《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两位“名医”分别是陈莲河和叶天士。()

答案:错误。《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两位“名医”是陈莲河和一位未提及姓名但被众人认为医术高明的医生,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并不是文中为父亲看病的医生。

3.《琐记》中,“我”去南京求学的原因是想去南京找工作。()

答案:错误。《琐记》中,“我”去南京求学的原因是“我”对家乡的教育环境和传统观念感到失望,同时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希望到南京去寻求新知识和新出路。

解答题

1.请简要分析《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答案:藤野先生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学者和教师。他治学严谨,从他添改“我”的讲义可以看出,他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我”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他没有民族偏见,在当时日本社会普遍存在对中国人的歧视的情况下,他平等地对待“我”这个中国学生,给予“我”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他实事求是,在解剖实习时,他能够理解“我”不肯解剖尸体的心情,表现出对不同文化和观念的尊重。他还具有探索精神,他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阿长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作者对阿长的情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起初,作者对阿长是“不大佩服”的,因为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睡相不好,还有许多繁琐的规矩,如元旦吃福橘、说吉祥话等。接着,因为“长毛”的故事,作者对阿长产生了“空前的敬意”,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然而,当阿长谋死了“我”的隐鼠后,作者对她的敬意“完全消失”,甚至有些憎恶她。最后,当阿长为“我”买来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时,作者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此时作者对阿长充满了感激和敬爱之情。

3.《五猖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五猖会》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和批判。文章通过描写“我”盼望观看五猖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父亲在“我”即将出发去看会时要求“我”背书的情节,展现了儿童在封建家长权威和封建教育制度下所遭受的压抑和痛苦。“我”原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五猖会这一盛大的节日,然而父亲的要求让“我”的心情一落千丈,这种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同时,

文档评论(0)

小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