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6T-人工影响天气火箭流动作业点建设规范编制说明.docx

DB36T-人工影响天气火箭流动作业点建设规范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影响天气火箭流动作业点建设规范》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背景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以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等目标的活动。它是气象服务于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

2020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为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推进“十四五”时期及未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202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1〕17号),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强化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提高作业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并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环节安全监管和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江西省早在1959年就开始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工作,是全国较早开展人工增雨、防雹等作业的省份之一。60多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保障粮食安全、应对干旱、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生态文明建设、交通安全、应急保障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群众的好评。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江西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的一项民生福祉工程。

(二)总体考虑

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主要手段是依托移动式增雨防雹火箭,人工影响天气流动作业点(以下简称流动点)是进行该项作业的主要场所,全省流动点数量300多个,占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80%以上,流动点的使用频率高,数量多、分布广,现有的国家标准无法完全适配江西本地的实际需求,为了进一步规范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保障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编写主要依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建设规范》(QX/T329—2016),内容包括标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选址、命名、报批、建设和管理等8个部分,在编写过程中也参考国内实际情况以及已有的相关标准制定的实践经验,对部分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三)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新余市气象局、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赣州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宾振、陈昌泽、邱璐、徐燕、胡磊、邓斌、刘莉坤、吴瑶、曾梵高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1.标准的科学性

在对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实际情况、安全管控措施和空域管制要求等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标准的内容、技术要求等进行了梳理和凝练,本标准与目前业务实际紧密结合,严格依据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与现行法律法规相一致,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科学性。

2.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标准明确了人工影响天气火箭流动作业点选址要求,符合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求和基层工作实际,内容全面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3.标准的规范性

本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编写规则进行,结构严谨、内容完整、语言简洁、条理清晰、规范性强。

(二)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6年11月修订。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2020年4月修订。

《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2年7月修订。

2.有关标准文件

GB31221—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

GB/T42989—2023人工影响天气术语

GB/T37274—2018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点安全射界

图绘制规范

QX/T17—200337mm高射炮防雹增雨作业安全技术规

QX/T297—2015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QX/T340—2016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单位安全检查

规范

QX/T329—2016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建设规范

QX/T226-2013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防雷技术规范

QX/T547-2020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地面作业空域申请和使用规范

(三)主要内容

本标准分为8个部分,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火箭流动作业点的建设和管理。

第一部分是适用范围。明确了人工影响天气流动作业点的术语和定义、选址、命名、报批、建设、使用、管理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引用的规范性文件内容。

第三部分是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的术语进行了解释。

第四部分是选址。考虑作业安全和作业效果,对作业站点的地理环境做出相应的规范要求。

第五部分是命名。规定了作业站点命名方式,便于作业记录的存储、查找和使用。

第六

文档评论(0)

hcmpv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