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docVIP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0

eq\a\vs4\al(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相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梳理教材学问,从时空观念的角度相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从历史说明的角度相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

2.正确相识行省制度,相识元朝对边疆的胜利统治,理解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相识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时空坐标]

学问点1辽与西夏和金朝入主中原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一、辽朝的建立和辽宋对峙

1.辽朝的建立

(1)兴起: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2)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3)创制: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4)特点:皇帝和宫廷依旧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2.辽宋对峙: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思维点拨]正确相识辽朝的“双轨”政治制度

契丹折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折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事实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确定和爱护,并促进了契丹向封建文明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

二、西夏的建立和夏金关系

1.西夏的建立

(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旧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建制:其制度基本仿照北宋,中心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2.夏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旧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三、金朝入主中原

1.起源: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建国: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3.征战: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灭北宋,与南宋渐渐形成对峙局面。

4.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5.建制

(1)性质: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

(2)内容: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常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6.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旺盛,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

7.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渐渐衰落。

[概念阐释]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制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完颜阿骨打加以发展,使它同时成了部分较早归附金朝的契丹人的社会基层组织。猛安谋克制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探究点并立对峙,沟通互通——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史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以国制(辽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摘编自《辽史·百官志一》

[探究]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辽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有何创新。并评价其历史作用。

[提示]创新:蕃汉分治。

历史作用: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北面官的做法,事实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确定和爱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

史料二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摘编自余靖《武溪集》

[探究]史料二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缘由是否全面?为什么?

[提示]不全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缘由,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渐渐向封建化转化。

[通历史说明—形成正确相识]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

(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懦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西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3)民族交融是主流,北宋与辽、西夏分别在边疆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差别渐渐缩小。

(4)民族间经济沟通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活学活用·针对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7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